第一章 又搞突然袭击(第3/4页)

柳清是个热心肠,不管对谁,都是有求必应,不过有点“ET”,就是“外星人”的意思。这是班上女生对她的评价。同学们不大愿意搭理她,和她在一起总觉得不大光彩。刘夏还说她是“猪八戒的表妹”,可认真分析她的为人,她的品行,又都挑不出什么。

柳清换好衣服乐颠颠地跑到板报前。她是这样向体育老师请假的:“学生会宣传部长找我一起处理一点事。”其实柳清所能干的,也就是帮谢欣然用一根涂满粉笔末的棉线,在光洁的黑板上轻轻一弹,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不至于把字写斜。再就是递递板擦,可柳清很兴奋,时不时地没话找话。

“今天气温多少?”“吃早餐了吗?”

欣然一面画画,一面听柳清自言自语:“听说新老师40多岁,是男的。”

欣然没理她:“这字齐不齐?”

柳清退后几步:“挺齐的。”

“是吗?”欣然不放心,还是从椅子上下来,看了看,“不齐。擦了,再写。”

谢欣然在那光洁的玻璃黑板上画一组人物:爱神丘比特、美神维纳斯……标题是“请指出他们是谁”。

“欣然,你画得好极了,太棒了!”柳清拍着手称赞。谢欣然的那手好字画全校无人不晓,在小学时她的书法就飘洋过海到日本展览。

欣然得意地笑笑。

“不过,那个女的怎么不穿衣服?”

这句话差点没把欣然噎死。这时,同学们陆续进校了。欣然发现他们也只是对画像的生动赞叹不已,至于画像的内容却无人理睬。

“欣然,”一个披着长发的女生走来,“欣然,我有事找你,昨晚给你家里打了几次电话,都不通。”

她叫唐艳艳,高三的。欣然在学校里知名度很高,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她,她也认识许多高年级同学。

“别急,先猜猜这一组人物是谁?”

“哎呀,我们都高三了,一大堆历史大人物的名字都没背,哪有功夫猜你的这些小人!你有初中地理吗?”

欣然叹口气:“有,是不是复习要用?”

“是的。我所有的初中课本都放在上海,没带来。你有太好了,借给我。”

“行,我帮你找出来。”

欣然他们家从上海迁到深圳,几乎没带一件家具。所有的家当就是爸爸的十几大箱书,包括欣然的一架子书。尽管许多书是再也用不上的了,但爸爸都没扔,格言是“懂得爱书才懂得读书”。

最喜欢的格言

林晓旭经过板报时,对柳清打了个手势,把手指压在嘴唇上。蹑手蹑脚地上前用手蒙住专心写字的谢欣然。欣然吃了一惊,“呀”地一声叫了起来。“谁?谁?晓旭,一定是!”欣然一边摸一边猜。晓旭笑着松了手。

林晓旭说:“怎么,又没吃早餐吧。这个板报可让你饿了三个早上。早上不吃东西不利于健康。早餐是很重要的。我给你带了两块蛋糕,你看我对你侍候得多周到!”

“真是贤妻良母!”欣然接过蛋糕,开玩笑道。

“去你的吧!”

“欣然你画得真好!”晓旭对欣然的人物画像赞不绝口。

“猜猜他们是谁?”

“我只知道这个是维纳斯、丘比特、安琪儿,别的就不知道了。”晓旭有些抱歉。

连晓旭都不会知道。欣然很难过。

“欣然,你画得真好,很有神韵,怎么画得这么好?”

“我认为有风格是作画的关键。有的画家,画画太墨守成规了,画树笔直俊秀,画山高大雄伟,画人美丽妩媚。那只是临摹而不是创作。”

“我看书法家比画家好当。临人家的画那叫抄袭,而把人家的字学到手的,却能称为书法家。”

欣然和晓旭只顾着自己两人讲话,柳清为了不使自己过于尴尬,便凑了一句:“新老师40多岁……”

“是吗?”欣然和晓旭一块问。

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柳清赶紧把昨天路过办公室时听到的片语只言倒了出来。

“据说,”柳清强调这两个字,假如情况有出入,也好开脱自己,“据说新老师40多岁,从西安一所重点中学调来。”

“40多岁?我很希望换个年轻点的老师,大家比较谈得来。”欣然说。

林晓旭说:“我倒希望是个年长的老师,那样才有经验。最好也有一个和我们一般大的女儿。”

这时,刘夏匆匆地跑过来:“谢欣然,‘老古董’找你。”

欣然丢下粉笔头,急忙从刘夏身边擦过去,嘟囔了一声“谢谢”,便向教务处跑去。

在走廊里,她迎面撞上了萧遥和一位学生会干部。欣然猛地收住脚,道了句“不好意思。”

“谢欣然,我们看了你出的板报,维纳斯、安琪儿、丘比特、普罗米修斯等都像得很。你很有灵气!”萧遥说。

欣然欣慰地笑了。他懂,她画的他全懂,真谢谢他了。他还夸她“有灵气”,听见了吗,不是“漂亮”“可爱”,是有“灵气”!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别人的赞扬,特别是含蓄而有哲理的赞美。欣然起初的不快云消雾散了。她放慢脚步朝教导主任办公室走去,刚才的一幕揣在心底反复播放。

教导主任办公室门是半掩着的,平时很少有学生到这儿来,即使到了这儿也放轻步子。这儿十分安静。

“古主任,您找我?”

“谢欣然,有几件事和你谈谈。”古主任曾教过欣然初中数学,粉笔在黑板上一圈,绝对的圆。他原本是内地一所大学的老师,来深圳只教了中学,近两年才当上教导主任。据统计,这种事还不少。大家都往深圳涌,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要想在最短时间里办成调动,最好的办法是去中小学。

“你们班主任治病去了,萧遥又在准备参加竞赛,所以这些事也就由你负责了。古主任呷了一口茶,“你要协助搞好新、旧班主任的交接工作,班务日记整理一下,考勤表也整理一下,星期一交给新班主任。新老师姓江,在教育界赫赫有名。第四节班会我会向你们简单介绍一下的,古主任脸颊宽阔。下巴重重叠叠的。开学初。林晓旭曾在一篇作文里这样描述谢顶:中间是个溜冰场,周围是圈铁栏杆。大家都评价这形容精彩,并很快传播开来。于是古主任对他的头顶也敏感起来,一见人,就不由自主地用小拇指捋捋那几根稀疏的头发,以“地方支援中央”。

“可是,古主任,班务日记和考勤表一直都是由萧遥负责,我不太清楚怎么个情况。何况‘十·一’板报评比……”欣然有些为难。

“萧遥正热衷于竞赛活动,他没有心思了。”古主任用带着几分不屑的口吻说。

欣然听古主任这么说便不好再推诿了。萧遥这段时间正在为参加市中学生知识竞赛忙乎着,能做的替他做了,也算帮他一点忙吧。不过古主任的态度真叫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