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死(第2/2页)

那时候,正是部族混战的乱世,世人颠沛流离,生离死别。两兄弟在乱世艰难度日,挣扎求生,看多了生离死别,他们相携逃难到安宁的天台山中,定居下来。

兄弟俩很快融入了当地的村子里,以种田养羊为生,日子倒也温饱安宁。他们发誓,此生此世直到永远,都绝不分开。

有一天,弟弟在天台上放羊,突然遇到了一位仙人。不知道为什么,仙人看中了弟弟,一定要渡他成仙。

仙人对弟弟道:“成仙之后,就可以长生不死,远离世俗苦难。你有仙骨,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如今机缘到了,该归天位。”

弟弟对于成仙很好奇,一听成仙之后能长生不死,远离世俗苦难,就更动心了。弟弟同意了跟仙人去石室山修炼,因为走得匆忙,弟弟没来得及回村子跟哥哥道别,甚至连那一群羊都还在山中吃草。

弟弟不知所踪之后,哥哥十分伤心,到处寻找弟弟的下落。哥哥四方打探,为了一丁点不知道真伪的线索东奔西走,他一次一次地燃起希望,又一次一次地堕入绝望。

世人都劝哥哥道:“你弟弟说不定放羊时被山中的野狼叼走了,早就死了。又或者是被路过的蛮族抓走入伍,死在战场上了。找也无益,不如算了。”

哥哥道:“我与弟弟发誓同生共死,永不分离。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要找到他。如果他死了,找到了他的埋骨之所,我就自绝于世。无论生死,我都要找到他。”

哥哥找了弟弟四十年,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近乎执念般地寻找弟弟,从未放弃。

有一天,哥哥遇见了渡化弟弟的那位仙人。仙人见哥哥对弟弟情深义重,就告诉了哥哥他弟弟在天台山中,已经得道成仙了。

于是,哥哥回到了天台山,这一找之下,果然遇见了也在寻找他的弟弟。哥哥已经是白头翁,弟弟却还是乌发人,兄弟俩分离半世,一见之下,抱头痛哭,发誓永不再分离。

弟弟带着哥哥一起在天台山修仙,希望哥哥也能成为神仙,这样他们就能一起长生不死,永不分离了。可是,哥哥没有仙骨,也没有仙缘,无法成仙,无法长生。

哥哥自己倒是淡然看待生死,道:“人从落地出生,上天赐给的寿命是三万三千八百天,不过百岁。生死有命,不需徒劳。”

弟弟却不甘心,他不希望哥哥死去,不希望哥哥离开他。他一想到将来漫长无涯的生命之中只有他一人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就觉得孤独而悲伤。如果失去了哥哥,他做神仙还有什么意思?不老不死枯守着岁月又有什么意义?不如做回凡人,与哥哥一起经历生老病死,倒更为圆满。

然而,神仙也不是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天界有严苛的规矩,没有人可以违背。弟弟不能不做神仙,那只好想办法让哥哥长生了。

弟弟毕竟是神仙,仙界有很多奇迹,弟弟四方打探,终于找到了长生之法。他无力违背天意让哥哥成仙,却可以逆改人寿让哥哥长生。

弟弟找到的长生之法是太岁肉,让哥哥每隔百年吃一次太岁肉,就可以无限地延长哥哥的生命,让他陪伴自己。

哥哥吃下太岁肉,不仅逐渐恢复了青壮年的容貌,还不知不觉地逃脱了生死轮回,活了几千年。他不是神仙,却与神仙齐寿。

哥哥与弟弟愉快地在山中修仙,过着安宁的日子。他们有时候也会戏耍进山砍柴的樵夫,比如晋朝有一位樵夫到石室山砍柴,兄弟二人故意在青霞洞前布局弈棋,吸引樵夫观看。

樵夫对下棋很有兴趣,看见两位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在下棋,就放下斧头和木柴在一旁观看。

弟弟促狭一笑,给了樵夫一小片太岁肉,让他吃了。樵夫顿时感到浑身神清气爽,不再觉得饥渴,入神地看棋。

一局棋完毕,樵夫准备挑柴火回家,却看见砍柴的斧头的斧柄已经烂尽了,对弈的兄弟两人也不见踪迹了。

樵夫很奇怪,他下山回村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村子比他进山砍柴时繁荣多了。他走进村子,一个人都不认识,众人也不认识他。

樵夫急忙回家,他家倒还在,但跟他进山砍柴时完全不一样了。他家院子里坐着一个白发老头儿正在逗小孙子玩,樵夫赶紧询问,老头儿起身答话。一问一答之下,樵夫懵了,老头儿眼泪汪汪,直喊樵夫爷爷。

原来,樵夫在山中看了一局棋,世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樵夫进山砍柴时,他儿子才刚学会走路,如今孙子都满头白发了。

哥哥与弟弟隐居在天台山中,被世人传为一双神仙。然而,实际上,只有弟弟是神仙,哥哥只是靠太岁肉延长生命而已。

每当太岁现世之时,弟弟就去人间为哥哥找寻太岁肉,以延长哥哥的生命。

中年男子讲完了,大家仍旧对着篝火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