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二十八章 君不来兮徒蓄怨(第2/2页)

“你知道些什么?”诸葛一辉一把揪住他衣领,厉声问道。

空虚这时候反倒恢复了镇静,叹道:“这位辩才禅师,可算得上是本寺历史上第一可悲之人。”

原来这位辩才禅师俗姓袁,为梁司空袁昂之玄孙,生平寄情于书画之间,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才子。因为仰慕智永禅师书法之名,他身入空门,拜了智永为师,深得其真传。智永临死之前,把天下至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托付给他。辩才不敢掉以轻心,把真本藏在了卧室秘处,从不轻易示人。

唐太宗李世民屡次找辩才索取,辩才都推说真本已经毁于战火。李世民无奈之际,手下一位叫萧翼的监察御史主动请缨,假装成山东一位书生前往云门寺。萧翼学识渊博,与辩才情趣相投,两个人遂成莫逆之交。辩才拿出秘藏的《兰亭集序》真本与他一同玩赏,萧翼便趁这个机会盗出帖子,献给李世民。经过这一番变故,辩才禅师惊怒交加,悔恨无极,终于圆寂于寺内。他的弟子们把他的骨灰埋在了佛塔之下,距离退笔冢不过几步之遥。

听完这段公案,众人不由得都点了点头。看来这位辩才禅师怨念深重,死后一点怨灵纠缠于恩师所立的退笔冢内,蛰伏千年,恨意非但未消反而越发深重。难怪云门寺总被一股深重怨气笼罩,就是这位辩才的缘故了。

“千年怨魂,那得多大的怨念……”

想到此节,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此时辩才禅师已经吸尽了退笔冢内的墨气,冢土惨白,方圆几百米都被罩在黑云之下。辩才本人的肉体神识早已经衰朽湮灭,只剩下怨恨流传后世,现在只怕早没了判断力,所见之人在其眼中都是萧翼,全都该死。刚才那一声巨吼,只怕也是找萧翼索债的。

他们只是些笔冢吏——有一些还是半吊子——不是道士,面对这种局面,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无论是颜政的画眉、罗中夏的青莲还是十九的如椽,都无法应付这样的敌人。

“点睛笔呢?它刚才是不是阻止了辩才的攻击?”诸葛一辉忽然想到,向罗中夏问道。两人二次相见,有些尴尬,但事急从权,顾不得许多了。

罗中夏黯然道:“我不知道……”

点睛笔只能指示命运方向,却不管你如何到达。何况它把这些人都引到这个鬼地方,难道就是为了送死?他转过头去,发现十九痴痴地看着点睛笔,连墨和尚都没法吸引她的注意,忍不住猜测,她莫非和这支笔关系匪浅?

此时墨和尚的形体越发凝实,诸葛一辉急道:“十九,你快过来!”

十九缓缓转过脸来,一脸微妙,红唇轻启:“点睛笔说,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在这深深秦望山中的云门塔林,难道还有比眼前这个禅师的怨念更可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