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4章 不一样的礼遇(第2/2页)

越智千秋若有所思道:“在我们国家曾经出现过反废汉医的阶段,虽然国内如今汉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对汉医的教育却出现了断层。国内有二十五万医生,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没有系统的中医学知识。目前,我们虽有一百多种医生处方的汉方药,两百多种可由药剂师处方或自由购买的普通中成药,但医生只能在不知其所以然中给病人开各种中成药处方,这是影响目前中医药在我国普及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虽然岛国在中成药的研究上,处于一定的领先,但在中医原理的研究和普及上,却远远不及华夏,这和华夏截然相反,走进了另外一个极端。

相对而言,韩国的韩医在这方面处理得不错。

苏韬对岛国的汉医现状也有所了解,在战争时期,也因为岛国入侵华夏,也曾在殖民过程中,让当时的伪政府颁布过反废汉医的政令,这也是导致华夏中医出现了一些断层的原因。

“就在近几年,华夏颁布过几个扶持中医的政策,五年之内,中医的地位会有转变。”苏韬在越智千秋的面前,下意识地替母国吹捧起来,“所以我现在正在提前投资,希望能在中成药上为推动中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韬的用意很明显,华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政策,等中医真正普及了,那些有中医基础的医生在开处方药的时候,如果还是让患者去药店取药自己回去熬,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做法,正确的方式,像西医开药那样,中医可以直接开中成药取代西药,这样就可以简化许多流程,让患者更容易接受中医的治疗方案。

但现在华夏的中成药远不及岛国发达,中医可选择的空间太小,总不能遇到一些复杂的病症,就用来自岛国和韩国的中成药,一方面药源比较紧张,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患者治病的成本,所以最正确的办法,就是能投建中成药工厂,制作符合国内市场的中成药,同时为进军国外,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果中成药不符合相关规定,是难以踏出国门,对早已习惯西医西药的发达国家,产生革命性的冲击。

越智千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明天我带你去岩田汉药研究所,那里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草药标本,及中成药开发数据库,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