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学的最后一次考试(第2/2页)

冯一平的PPT一投影出来,底下马上小小的“哇”了一声。

他的PPT制作的水准,和前面的几位同学一比,那就是国际一流公司的网站,和沿海那些私营小厂网站的区别。

依然留在现场的高珩马上低声说,“这肯定不是他做的,肯定是他让手下的人做的。”

在场的经管院和清华的同学顿时对他怒目而视,一些老师也冷冷的扫了他几眼,这个家伙,怎么这么没有大局观念?

不管怎么说,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说这样的话,那就是拆经管院的台,拆清华的台。

而旁边那些听到他这话的外校的同学和老师,现在看他也像看白痴一样,人家不是一般的学生,是内地首富,时间宝贵,这些工作让手下的人做,有什么不对?

看着旁边的同学都下意识的远离自己,今天一直表现糟糕的高珩恨不得掩面而逃。

冯一平简短陈述完自己的论文,除了几位看过他论文的老师,其它对所有人,都非常惊愕,因为冯一平的这篇论文,说起来和在场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他的一些观点,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真有点不可思议。

一位老师首先发问,“冯一平同学,你在论文中提到,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比如首都,将来会赶超国际一流大都市的水平,请问有什么依据。”

“这个问题,我在论文里已经有了详细陈述,我现在简单作答,详细的数据,大家可以查阅我的论文。”

这方面,是冯一平论述的重点,他这篇论文的意义,主要是想提醒那些还没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人,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能付诸行动。

当我们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可能无法改变这种趋势的时候,那最好就是适应,简单点说,就是趁房价还没高到承受不起的时候,抓紧买一套。

“首先,我们的首都,将来必然也是国际一流的大都市,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所以,首都的房价,自然会要符合它的身份,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也没有疑议。具体的,我们可以参照首都富人区的房价变化趋势,就会对首都房价未来的趋势,就会有个大概的认识。”

首都最开始的富人区,是亚运村,当时是三四千一平米,现在,至少得四万一平米的才叫富人区。

“至于房价变高,还有一个客观条件,像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比如我想今天在场的同学,不管老家是哪里,怕是都希望将来能在首都安家,对吧。加上首都原来居民的需求,刚需就会很大,但是,土地的供应始终有限,依据市场规律,凡是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自然会高。”

“再者,土地的所有者,地方政府,从主观上,也愿意土地能拍出高价,提高自己的财政收入……综上所述,未来国内像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一路狂飙,将是几率非常大的一件事。”

如果是一般的同学现在提出这样的看法,怕是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冯一平说的话,那效果自然不一样。

在场不但同学们在小声议论,那些旁听的老师,有些也在交头接耳,不过,同学们担心的是将来买不起房子,老师们想的是,冯一平好像说的有几分道理,那岂不是说,现在最好的投资,就是买房子?这个问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

部长大人不关心这事,对他们来说,房子,那哪是问题?他很严肃的发问,“你说房地产行业,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枷锁,这又是基于什么理由?”

在这个场合,冯一平只把他当老师,而且,也和好几位部长打过交道,他并不是太怵。

“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市场化最高的一个市场,政府在这一领域,奉行不干预政策,也完全是缺位的,世界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廉租房和经适房的制度,作为市场的调剂,但目前在国内,这些手段都没听说过。”

“鉴于房地产市场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比如,房地产市场将带动上游的水泥、钢铁等行业,也能带动装饰市场、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再加上卖地带来的巨大收入,会让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强调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从而延缓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一些地方的经济和财政收入,将严重依赖房地产行业。”

“因为房价的飙升,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这一领域,甚至不排除将来一些本来从事实业的企业,因为这一领域回报高,而重点发展这一块的业务。”

“但是,纵观发达国家的支柱行业,可以是汽车制造、可以是电子产业、可以是IT等高科技、可以是金融、甚至也可以是自然资源比如石油……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带动的基本都是资源消耗型企业,不能带动一些靠技术创新,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而。”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还是得靠技术创新和升级,得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纯依靠房地产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繁荣的……所以,如果让它继续这样无序发展下去,那么将来,房地产市场,必将是国民经济的枷锁。”

部长大人显然还有话要问,但是这样的场合好像不太合适,即使冯一平的观点有问题,今天怎么也不能让冯一平下不来台,何况,冯一平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他看了居中的赵院长一眼,赵院长说,“好,冯一平同学,我们没有问题。”

“对不起,我还是想最后强调一点,可能的话,目前没有房子的同学,还是要真正重视起这个问题,不然很有可能,将来首都的一套房子,是我们巨大的负担。”

他走下台的时候,却意外的没有掌声,现场的听众,表情都有些凝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这篇论文,估计将会是经管院本科最受人关注的毕业论文之一。

冯一平担心的是,后来,会不会有人管自己叫“冯大炮?”

所以他决定,下一期的《前沿》杂志发表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以后,自己绝不在公开场合谈论类似的问题。

“一平同学,有时间我们能聊聊吗?”部长拎着公文包,夹着冯一平的那篇论文,也朝外面走。

“我很荣幸!”

他是真的很荣幸,能和管银行家的银行家,国内银行业的大佬一晤,自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