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但他随即又有些担忧:“这些人可都是杀人放火的海盗……将他们留在庄内,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长孙凌笑了笑:“你只管将最累最苦的活计,哦,对,就是沤肥那些事情交给他们,我自会派人专程看着他们。”

他转过头,冷冷扫过已经被捆绑起来的倭寇,道:“要是这些人敢逃跑,呵,我会让他们知道厉害的。”

北寺闻言,便也不再担心,只颔首道了声“好”。

他们正说到一半,一个螺村青年带着一个老人朝他们走了过来。

这个青年正是当初北寺带着人到螺村帮忙时,遇到的那个会说盛朝官话的螺村人。

他带着螺村的村长来到两人面前,拱手道谢道:“两位壮士,这一次,多亏了你们,这些倭寇才能被一网打尽。

“村长和我特来向你们道谢!”

说着,他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北寺朝他友好地笑了笑,将两人扶了起来,但长孙凌却不当一回事。

他摆摆手,对这些一直隐隐排斥他们的本地村民没什么好感:“不用谢,我们本就不是为了你们才过来抓倭寇。

“不过这一次,多谢你们这些善泅的人,帮我们断了倭寇的退路。”

他顿了顿,看了北寺一眼,又道:“今夜倭寇那些船,还有几条是好的?你们都拿走吧。”

那些船只很普通,对于他们的山庄而言,确实没有什么用。

北寺闻言也没有什么意见,点点头算是同意了长孙凌的说法。

螺村青年将他们的话翻译给自家村长,又与村长讨论了一会儿,之后便感激地对他们说:“村长说,你们消灭了这一群人,是我们附近几个渔村的大恩人。

“他想要设宴宴请你们庄子的人。下个月初一,请几位务必到螺村赴宴!”

长孙凌和北寺对视一眼。

两个人都是人精,只从青年这一句,就知道了自己被这些人接纳了。

能得到这附近的村落认可,于他们未来在此地的发展,很是有好处。

所以尽管觉得有些憋屈,但高傲如长孙凌也为了大权考虑,直接跟着北寺拱手回礼,表示自己到时一定会前去。

至此,他们在螺村附近,算是彻底安稳下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长孙凌闲着晃荡到了沤肥区,看着这些倭寇奴隶勤勤恳恳地干着活,内心无比唏嘘。

他忍不住伸手招来这群人中唯一一个盛朝人,也就是那个语言天赋极为出众的李大耳,询问道:“大耳啊,你说,倭寇应该不止这点人吧?”

李大耳只觉得背后一凉。

他顿了顿,没想出什么所以然,于是道:“是。倭寇并不是一体的,他们有各自的队伍。我所在的……咳,我的意思是,大人您抓到的这一支规模只能算是中等,所以只能占据螺村礁石群这一块地方。

“其他还有很多倭寇船队,遍布在不同的地方。”

长孙凌边听边点着头。

明明说的是倭寇的事情,李大耳却从长孙凌的表情中品出了“眼馋”这个意味。

他不知道的是,长孙凌确实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这一次来梨州,遵循曹觅的吩咐买了一些奴隶。

但是曹觅有较强的人权意识,她与北寺制定了一套奴隶的规则,约定这些正常途径买来的奴隶,只要勤勤恳恳工作三年,便给他们自由身。

这期间,他们也能为自己的努力领到相应的例银,只是数量比招聘的长工要低些。

而等过了三年之后,他们也能像在容广山庄的那些流民一样,获得分地的机会。

这些人现在留在庄子里干活,别提多有干劲了。

而庄子如今百废待兴,正是只进不出的时候,北寺和长孙凌看着账本,心中也愁。

北寺还好,毕竟经历过容广山庄第一年那巨额的亏损阶段,还能稳得住,但长孙凌就不一样了。

他这几天夜里做梦,都梦到戚游因为王妃亏损的事,责怪他办事不力,拉着他到演武场折腾的场景。

所以他将目光放到了倭寇身上。

倭寇奴隶好啊!

因为他们本就是恶徒,不算在曹觅那套奴隶规则之内,不仅不用给钱,还能一直用下去!每天里随便给点东西喂着,这些人就能免费给他干活。

这么一对比,长孙凌看着他们的眼神都温柔许多。

他想了想,问李大耳道:“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直接把他们都抓过来给我干活啊?”

李大耳一缩脖子。

他也不敢糊弄长孙凌,想了想道:“大,大人,这倭寇都在海上……您要是想抓他们,得有能够经受得住风浪的好船啊!”

这一段时间在庄子里面,李大耳算是看明白了,长孙凌这波人,大部分水性都不怎么样。

听到这里,长孙凌点了点头。

他如今也在忙着造船的事情,毕竟这个可是曹觅亲口吩咐的东西。

但且不说船厂那边还没谈下来,就是刘格那边,也不知道曹觅什么时候愿意给他们送过来。

眼见着造船的事情似乎没有什么眉目,他看着李大耳,突然笑道:“大耳,你是个人才啊!这几天把你放到这里跟屎尿肥打交道,真是委屈你了。”

李大耳身体一僵,尴尬地笑道:“嘿,呃……不委屈,不委屈的。”

“这样!”长孙凌跟他打着商量:“我给你找个新活计。

“好船我是没有的,但是寻常的船我可以去跟螺村买一两条。

“接下来你就带着人,帮我在附近的海域巡视,见到倭寇就帮我把他们哄骗过来,说这里有个富足村子,里面都是金子,一抢就能发财。”

李大耳闻言,惊讶得张大了嘴。

长孙凌借着咳嗽掩饰住自己的尴尬:“咳,太夸张了是吧?也是,哪有藏着金子的渔村……

“但我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待会自己重新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反正能把人给我骗来就行了。”

“这……这……”李大耳愣了。

他大概明白了长孙凌的意思,但他活了这几十年来,只见过倭寇抢劫沿海渔村,没见过沿海的庄子准备抢劫倭寇的。

长孙凌却不管他的震惊,继续道:“你在这些倭寇里面再挑两个听话的,然后我另外给你两个,凑成五人,够吧?

“只要你们能给我带回来一个有用的倭寇,我就给你一两银子,如何?”

李大耳闻言,双眼一亮。

一两银子,想要在奴隶市场买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是不够的,但对于李大耳而言,这其实是个无本买卖,他只需要将人骗来就行,不需要自己的亲自动手。

他之前愿意留在倭寇群,就是为了钱!如今有了更好的“前景”,李大耳没有不把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