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2页)

他们不仅冤喊得中气十足,甚至会主动要求拿账本过来对簿,以证自己的清白。

曹觅觉得十分棘手。

在她获得的记忆中,后院的支出走的是府中的公账,每月里夏临帮自己对好账之后,便会交到府中管家那边去。

管家可是北安王戚游的人,看昨日他自由进出书房的模样,绝对是一个深得戚游信重的角色。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也卷入了此次事件,那就只能证明,交到他手中的账本没有问题,至少没有太大的问题。

曹觅扶着额头,觉得事情可能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

管事们一个接一个被带出来审问,又一个一个被重新带了下去,花了大半个早上,曹觅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也就是这个时候,陈康被带了上来。

陈康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双眼狭长,透着一股市侩味。面上还留着两撇小胡子,活脱脱是抗日神剧中的汉奸模样。

他没什么才能,在王府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一般是协助其他管事做些杂活。

张氏来了之后,往那院子分配炭火粮食的活,就交到了他手上。

所以,这个人便是此次事件中最有可能的犯事者,也是曹觅有意放在最后审问的对象。

陈康一上来,不像别人一般高声喊冤,而是端着笑脸,谄媚地向曹觅,还有立于她身后的春临和夏临行了个礼。

他一副极端配合的模样,说出的话却也极端敷衍。

曹觅让他起身,询问道:“宜兰院中的一应供应,便是陈管事在安排吧。如果张氏受了委屈,管事可知那院中本该供应的炭火吃食,都到哪里去了?”

陈康垮了笑脸,“小人不知道啊!”

他的语调非常夸张,让曹觅想到了京剧中的那些丑角。

“小人可一直都是按照吩咐办事的!会不会,会不会是那张氏母女出身贫寒,吃不惯府中的好粮食,这才把自己给饿着了?”

要不是记着要扮作原身的娇弱模样,曹觅都想直接笑出声。

见曹觅不说话,陈康也不在意,自顾自演得高兴,“或者是那张氏有意蒙骗了王爷和王妃,想要等着风波过去,好用那银丝炭去换取银钱!哎呀呀,当真是可恶至极!可恶至极啊!王爷被那孤儿寡母迷去了心神,夫人您可得擦亮慧眼啊!”

曹觅笑了笑,“我也觉得管事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