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凉四战(一)(第5/5页)

只有少数盾卒、一定数量弓箭手和大多数攀城刀手,没有任何厚度可言的千人步军方阵,就被那一千人一千马,一冲而过。

虎头城九百多骑没有任何停留。

根本就不管那满地死伤的北莽千人队。

继续奔向第二座间隔有一千步距离的步军方阵,不同于手忙脚乱的第一座,下一座方阵的弓手有更加充裕的抛射机会,甚至那名千夫长从后方紧急借调了近百名盾卒,稀稀疏疏夹杂有用处不大的十几杆长矛,也真是难为这个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的千夫长了。但是在更远处,已经有一支邻近的侧翼骑军开始沿着步军间隙火速增援。

肩头给钉入那根箭矢的老校尉开始有意无意放缓马速,随着马背的起伏轻轻呼吸。

老人的视线越过第二座步阵,看向更远处,眼角余光则注意着左右两侧的动静,北莽右翼那支远水救火的骑军人数大概是两千人左右。

老校尉大声喊道:“破开前方步阵左手半阵,然后只管往左冲锋,让那支北莽增援骑军在咱们屁股后头吃灰!”

相距不足五百步,这支骑军开始加速冲锋。

锋线开始向左侧偏移。

数拨密集箭雨过后,七百虎头城骑军薄其步阵一半,成功向左冲去,这一次是毫无保留地狠狠撞入第三座大阵。

一撞之后,除去五六十骑依旧握有长枪,这支如入无人之境的骑军都开始换上北凉刀。

但是这一次弃枪换刀,给这座北莽步阵带来的重创,竟然比北凉骑军撞开之前第二座步阵还要夸张。

那些长枪绝大多数都刺入了北莽步卒的胸口。

凉州骑军有一条铁律,换刀之前的脱手枪矛,不能杀敌者,战后一律以无寸功算!

深夜火光之中,这一大片熠熠生辉的雪亮刀锋,格外醒目!

哪怕远在虎头城内那栋高楼上的主将刘寄奴,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支校尉贺连山在内的骑军,根本就没打算活着返回虎头城,刘寄奴更是一清二楚。

刘寄奴和那些楼内议事的校尉此时此刻都站在栏杆前。

刘寄奴脸上没有任何悲恸神色,只是心中默念道:“走好,回头兄弟们一起,在地底下找大将军喝酒。”

刘寄奴一瘸一拐转身走回楼内。

记得那次满身血迹的年轻藩王带着二十几骑吴家剑士,返回虎头城后,年轻人随口问了个问题,问他刘寄奴是不是没了北凉,中原就守不住了。

刘寄奴告诉这个年轻人的答案是不会,短短二十年,中原大地血性犹在。真到了退无可退的那一天,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原来也能够义无反顾,能够坦然赴死。就像我们的北凉。

最后刘寄奴笑着加了一句,只不过北凉以外的中原,可以不怕死是一回事,但想跟咱们北凉这样杀他个几十万甚至一百万蛮子,就别想了。

当时,刘寄奴看到了那个年轻人想笑又忍着不笑的样子。

刘寄奴突然转身跑向楼外。

一名身材高大却心细如发的校尉二话不说就一把抱住这个虎头城守将,怒道:“将军,咱们跟王爷下了军令状,虎头城最少还要守住三个月!是最少!咋的,将军你这就要撂挑子?!想死还不容易?别说像贺校尉这样出城杀敌,将军你只要随便往城头上一站,不用一个时辰,保管横着回来!”

刘寄奴没好气道:“老子要睡觉去!”

高大校尉疑惑道:“真的?”

几个显然不放心刘寄奴的校尉异口同声道:“我送将军!”

刘寄奴想了想,挣脱开那高大校尉的双手,“算了,睡意又没了。来,咱们赶紧商量一下,怎么把其它几支出城骑军接回来。看城外动静,北莽骑军开始试图起网了,比我们预先想象的速度要快,咱们必须在一刻钟内想出个办法。实在不行,应该让他们马上回城,不能等到最先定下的半个时辰……”

那名高大校尉忍不住低声说了句他娘的。

刘寄奴转头却没有停下脚步,“再说一遍?!”

高大校尉马上闭嘴。

刘寄奴瞪眼道:“熊样!”

高大校尉转头撇嘴道:“是不是将熊熊一窝不管,反正我是将军你带出来的,熊不熊……”

刘寄奴突然停下脚步,沉声道:“不对!把整个凉莽边境图拿过来!”

当地图摊开在桌上后,刘寄奴陷入沉思,楼内旁人大气都不敢喘。

刘寄奴的视线在三州边境快速游走,最终眯眼重新盯着自己所在虎头城,缓缓道:“如今北莽真正的目标,不是在流州吃掉龙象军,不是幽州攻破霞光城,也不是我们的虎头城。”

所有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难不成是陵州?

可这也太荒唐了吧。

刘寄奴伸出手指抵在一座军镇,“是虎头城之后的怀阳关!准确说来,是都护褚禄山身后的整个凉州!”

有人问道:“可是只要虎头城还在,怀阳关原本就是可攻可守的险隘,明面上又有那几支我北凉最精锐的骑军随时可以支援,虽说我们刚刚得到密报,这些骑军如今都已经……但是北莽蛮子肯定还不清楚两万人的去向,在这种前提下,北莽拿什么打怀阳关?”

有人说道:“流州丢不丢都无所谓,只要龙象军能够保存半数实力,加上幽州葫芦口必定可以形成的包围,然后咱们虎头城能够守住三个月,我们北凉就算是反攻北莽姑塞龙腰两州,都有可能。”

刘寄奴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