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战术(第2/2页)

莱昂曾经询问过卡提尔叛军降兵。那些曾经在南方要塞群生活的戍边兵。尽管他们的表达能力很差,无法用准确的数据以及形容词来描述这个要塞群的正确面貌。但是在经过分类比较后,莱昂还是一点点的将这一个防御工事群的面貌还原了出来。

而在今天,实地考察过之后,莱昂也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南部大荒野绝大多数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沙土地,盐碱地。河水湖泊多半苦涩,难以下咽。而地形起伏倒是不大,适合骑兵驱驰与大兵团作战……但是同时,也不适合防御。

偏偏卡提尔王国需要在这里建造一连串的防御工事,以防备南方的敌人。

所以,最终,卡提尔人很是开创性的在这一带建造了一连串的,不需要所谓的“地势”帮助的防御体系。他们凿开了松软的沙化土地,而后将海水引了进来。在要塞群南方形成了一道数百公里纵深的巨大的废弃土地。

这些土地上几乎无法长出植物,也无法提供水源。以至于任何一个部落都不会将这一带视作家园。

这样一来,在野蛮人想要进攻南方要塞群之前,他们就必须先经过一段极长的无补给地带。这对于渔猎为生,很难储备下足够食物的野蛮人来说,不吝于一道天然防线。

即使是诺亚帝国,北地贵族联邦这样的大国强国,想要治理一段盐碱退化的土地,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更不用说这些野蛮人了。所以这一道天然防线是绝对稳固的。

当然,单单靠这一道天然防线还不够。在这之后,卡提尔人在人工制造的盐碱地带北方,又修建了二十五座东西长达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的弧形要塞。

这些要塞以就近取得的粘土为原料制成。外侧又刷上了石灰以保证干燥和防止锈蚀。外型上看上去像是被压扁的圆。每一座要塞之间间隔大概在五百米左右。可以保证交叉火力覆盖到间隔处。

同时,各个要塞的护墙上,瞭望塔,箭塔,射击平台,藏兵洞与仓库都有建设。按照现在的防御工程学来说似乎稍显得陈旧了一点,但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了。在这二十五座要塞的北方和连接处。是大荒野地区极难得的,很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处产粮区。足够养活十万人规模的一支屯田兵。

这个,就是卡提尔人引以为傲的防御体系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