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3/3页)

刚一碰面,沈溪便道:“两位老大人,以在下目前所得情报来看,昨日午时前,宣府至张家口一线并未有大战发生,即便有捷报,也应在子时后,距离现在不到七个时辰……刘瑾绝对是提前报功,甚至所奏捷报,纯属子虚乌有!”

沈溪把话说出,周经微微一笑,打量谢迁,道:“于乔,你看,之厚把情况调查清楚了,这才来跟你奏明,现在只能说刘瑾所奏捷报子虚乌有,但谁知道这两天,边关是否真的取得大捷?”

谢迁瞄了沈溪一眼,愤愤然道:“一个阉人,视大明法度于无物,未曾接战却提前奏捷,如此行径尚不能被定罪,跟老夫讲什么道理?你们还说不是偏帮那阉人?”

沈溪面色淡然,对于谢迁的指责,全当没听到。

周经摇头苦笑:“于乔不可如此怪责之厚,他乃兵部尚书,做事务求公允,这不是回去赶回去调查边关传递回来的消息了么?如今证明是虚报,于乔你再去奏禀陛下也不迟嘛!”

谢迁摇头道:“面圣谈何容易?自皇上登基以来,老夫多少次想面圣,都未曾有机会,今日陛下在乾清宫赐见,老夫尚未将话说完,陛下便让老夫打道回府,这还多亏某人在旁帮倒忙!”

说完,谢迁瞪着沈溪,目光好似要杀人。

周经脸色更加不好看了,他明白现在跟谢迁说什么道理都徒劳,见谢迁愤愤不平地转身到桌后坐下,望着沈溪道:“之厚,既然你将事情查明,是否准备入宫面圣,向陛下呈奏此事?”

未等沈溪回答,谢迁一脸恼恨:“你问问他,会去面圣吗?朝中如此多臣僚,他回朝才几日,所有官员加起来有他面圣的次数多吗?可是他每次面圣都避重就轻,若非他不肯作为,何至于刘瑾到如今尚且未曾剪除?”

周经道:“于乔,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刘瑾被贬斥至宣府做监军,不是之厚在后面谋划?你别责怪他,年轻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我倒觉得,之厚懂分寸,识进退,不会乱来!”

谢迁听了更生气,起身一甩袖:“行,你支持他,看你们沆瀣一气,等阉党卷土重来,朝中尽是乌烟瘴气,届时老夫大不了回乡务农,从此后不再涉及朝事,看你们如何应对!”

说完,谢迁怒冲冲拔足便走,沈溪不但没有阻拦,反而主动让开一条路。

这下子谢迁更恼火了,瞪着沈溪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最终谢迁还是被拦了下来,周经客气地道:“于乔,既然你想让刘瑾不得翻身,就应该坐下来好好商议一番。之厚,你先莫要掺和,且先回兵部衙门,有什么新消息第一时间传递过来……”

周经懂人情世故,不想让沈溪留下来引爆谢迁的火气。

周经算是看出来了,要不是沈溪一直跟谢迁唱反调,谢迁脾气不会这么大。

谢迁一直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认为所有人都得听他的,奈何沈溪现在已跳出文官的框架,在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