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2页)

如今,隆庆帝一上台,就把父亲费劲心力搞的“大礼议”之争给推翻了,把祖父的牌位挪出来,各种祭祀规格也随之降等。一切都打回原形。

什么“父丧,三年不改其政”的规矩,统统被隆庆帝抛到脑后,父亲支持什么,他就反对什么。

父亲建道观,宠道士,他就拆道观,杀道士,连正规道教龙虎山的张天师都被夺了世袭正一真人的大印,不准参与政务。

父亲祖父牌位强行塞进明堂配享,他就把牌位搬出来。

三十岁的隆庆帝就像一个叛逆期推迟的熊孩子,把以前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统统干了一遍,以发泄多年的压力和委屈。

嘉靖帝若知道唯一的儿子一上台就否定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政令,怕是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但,人死灯灭。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上台,老皇帝的政令成了过眼云烟,不管用了,人们纷纷为新帝欢呼。

甚至,隆庆帝在正月大朝会上出现,许多老臣当场痛哭流涕!

三十多年了!皇帝终于上朝了!老臣能够在死前看到皇帝上朝,就是死了也能闭眼。

隆庆帝登基就削减赋税,但是国家运转需要用钱,削减的赋税税,就要从其他地方开源了。

隆庆帝宣布开海禁,以福建漳州的月港为试点,逐步放开沿海一带的城市,允许开战还海外贸易。嘉靖时期,朝廷海禁最严格。无论为了更多的税收还是和父亲作对,开海禁都是隆庆帝喜闻乐见之事。

况且,在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努力之下,沿海的倭寇基本灭绝,海上贸易的安全有了保障,也是时候开海禁了。

听到要开海禁,都晓得这个赚大钱,京城富户跃跃欲试,纷纷凑钱入股,去月港做正经海外贸易。新的皇帝,新的政令,一副万象更新的繁忙景象,人们对隆庆朝给予了希望。

唯有汪大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办婚礼,不去凑这个热闹,待国孝一百天结束之后,他就发出了第三封结婚请帖,日子定在四月初六。

结一次婚,送三次请帖,还真是好事多磨。

汪大夏把新请帖送到陆缨手中,“这一次,陆统领还愿意当我的伴郎吗?”

这是第三次邀请,前两次答应了,都没有当成。

陆缨笑着接过请帖,“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