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七十二章 若夫天地为炉,万物为铜,是谁无情哉?(第4/6页)

悟空远远瞧着,忽然觉得这青袍道人十分可怜,可叹身为救苦天尊,号为青玄上帝,道德高深,平生行事却偏狭有余,圆转不足,遂使所谋之事,竟无一成功者,悟空哼了一声,踏着金光,倒流而下,径自垂下积雷山摩云城去了。

昆仑山上,清虚道德真君、云中子、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诸真人听了,也是十分震惊,只是震惊之余,不由得都皱眉思索起掌教圣人这道敕命的用意来。

南极仙翁宣罢元始符敕,也不多言,唤诸位师弟:“掌教圣人已然还宫,召集十方群仙,我等速回。”仙翁话音方落,玉虚宫钟声声振动,遥遥传至,诸位真人不敢怠慢,俱随仙翁上东昆仑而来。

*****

钟声清越,十方世界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如细雨密雾,皆飞空而至,来集昆仑。

玉虚九真飞越东海,将至麒麟崖,见曲曲山道之上,又是秋色阑珊,红叶满阶,仿佛当年子牙一上昆仑,领封神榜之时光景,如在目前,诸位真人思念子牙,不由欷歔。

却看见山道之上,白云掩映,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影自山岚雾气间慢慢走将上来,诸位真人心中一动,举目细观,见大者着暗黄道袍,形貌清拔,如迎风玉树,小者七八岁光景,总角发髻,英气勃勃,额间有一竖纹,其中隐隐有神光透出。

却是玉鼎真人,携杨戬之后身前来——杨戬、摩醯首罗、杜尔伽、鸠摩罗,实为一体,乃维施帕卡,又名湿婆,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三大神灵者,毗湿奴行入世之道,转劫艰难,终于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为释迦牟尼,至此已超出梵天之上,这湿婆当年却也参与了洪荒争天之战,为对头合力打散,为摩醯首罗、杜尔伽、鸠摩罗,末一分身堕入轮回,是为杨戬。

玉鼎真人当日借绝仙剑之力,猝然施袭,将摩醯首罗、杜尔伽、鸠摩罗、杨戬四段神魂煅为一体,送入轮回,降生在青城山下一户杨姓农家,只是此孩儿下地便能说话,见风便长,须臾便生得像个七八岁孩童,兼之出生之时,额生一目,神光射出数丈之远,有这种种异状,家人以为妖怪,将他逐出家门,玉鼎真人恰便到来,便收他为徒,依旧起名为杨戬,携他同上昆仑山来,拜见掌教圣人。

清虚道德真君、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见了这师徒二人,不由思及自身:“我等弟子方入轮回,却还要有些时日,才能重登道山。”诸位真人着实感慨。

*****

积雷如盖,云气如庐,摩云城头,小山青衣飞扬,坐在城墙之上,两腿垂下,轻轻晃动,眼望西昆仑方向,思及文命、女娇一生命运,其实凄然,不由得曼声轻轻哼唱: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轻柔婉转的歌声在群山间远远飘荡出去,夕阳西下,摩云城中炊烟四起,数丈之外的城头上,有一猿猴,抱膝坐于昏黄硕大的落日中,黯然无声。

尾声 有情皆苦 无情不乐

昆仑山,玉虚宫,无极殿。

“洞真隐奥,缘起自然。赤混灵根,空无化成。太虚朗彻,肇生诸天。流演三气,大机弥纶。中有虚皇,是为我身。”

太始一气混元混洞太上无极大道掌阐教道法虚皇传灯浮黎元始天尊玄坐太空九色玄龙宝局之上,顾眄仙众,旋观胜妙,万天敬礼,龙腾虎掷,化现五轮紫金光明圆象,天尊于是徐启雷音,演说灵文妙法。

是时无极殿内,碧落缠虚,天霞流曼,神风鼓激,万音合响。浮沉清浊,抑扬宛转,错而成歌,其声洞彻,交唱诸天。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五老帝君、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玄和灵妃、太明玉女、真人仙人、玉女玉童、天人眷属,倾心归仰,执持宝幢,花盖纷委,云驺风骑,亿万咸集,仰伫天尊,敷演阴阳化生微妙大法,无极之殿不觉其大,亿万仙真不觉其小。

元始天尊在九色玉局之上,玄坐空浮,谈经论法,阐发天地玄理,七日七夜,绝口不提别事,太乙救苦天尊与广成、赤精、玉鼎等九真人侍坐驾前,心中有许多疑问,却不敢开口,只得潜心听讲不提。

七日易过,天尊说法将毕,于是手挽碧落长缕之霞,盘屈宝掌,圆如碧珠,光明透彻十方世界,碧落空歌,无外之事,若近眉睫,俯窥傍瞩,如净琉璃。先示法筵,次示大众,瞻仰未久,忽然之间,掷于空中,去地九十万仞,大如飞星。

天尊于妙宝光聚之中,说此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长生法,是大化源,是玄妙宗:

“……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当无心。尔若无心,即无三业。众生迷妄,指识为心,分别有无,计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则虚幻。觉了能知,本是道元,何关心事。认心着境,即住生死,若无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断轮转。依心取舍,趣死趣生,终非究竟。尔若不为心所迁易,随念用情,心迹两忘,即见道体,永断轮转,不住生死。故知无心是道,真形是无,等法则身。心若计度,则魔精来附,终归恶道。”

天尊说法已毕,于眉间飞出日月之光,九芒十华,大如弹丸,去面九尺,腾跃上下,光芒激射,须臾遍满天地,十方世界混然一色,天人圣众凝瞻不舍,日月交映,化成一珠,元色殊特,见者惊异。

亿万仙王朗声歌章,作第一飞空之音:

“天道朗朗,鬼道蒙蒙。

人道杳杳,沉滞轮回。

仙道乐兮,太虚为家。

男女相牵缠,我界居其多。

声色昧灵府,顽空张网罗。

浊海流巨浪,尘山郁嵯峨。

但能录其恶,安能遏其邪?

遇我虚皇尊,演此大洞篇。

顿然为种民,色景何足过?

悯嗟旷劫迷,空中起悲歌。

茫茫爱欲徒,不悟当奈何?”

歌音袅袅,亿万天人稽首而退,于是无极大殿之中,唯有九位玉虚上仙,环坐宝座左右,曰:南极仙翁、太乙救苦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灵宝大法师、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携童子杨戬,亦在天尊座前。

太乙天尊禁不住问道:“启老师,玉皇上帝妄为无状,三界纷纷,乃是祸首,老师何以仍容其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