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父子意缓和,偶然得消息(第4/5页)

战略计划,果然,国民党怎么会有诚意和谈。

这话引起了沈放的警觉,不过他面上并未表现出什么,而只是微微看起来有些不服气。

“连咱们军统也瞒着?咱们一处可是主管情报的。”

“那帮官僚就想着怎么削弱军统的权利,郑局长是个和事佬,毛副局长地位还不稳,没人真正替军统的人说话。”

罗立忠有些不屑地冷笑道。

沈放点头:“怪不得大哥总是怀念戴老板在的日子。”

人在高位也是身不由己,没得一个好的靠山怎么都不是一桩把稳的事情,怪不得从一开始罗立忠就想方设法靠近自己。

“怀念谁都没用,日子总会变的。他们想征兵就征他们的,只要有机会咱们就赚咱们的钱。”

罗立忠说着将手伸进箱子里抓了一把银元,清脆的声音十分悦耳,叫他脸上不由自住露出了笑容来。

他瞧着沈放,一副可以大捞一把的样子:“安排下边的人去查一查,哪些商贾之家有适龄子弟,只要孩子被纳入参军行列,想划掉名册,那得给钱来。”

沈放若有所思,与他对视笑着。

得了这样的消息自然得尽快传递出去。

从喜乐门离开,沈放为了避免怀疑,先是回家了一趟,待了一阵子之后便匆忙赶往夜色咖啡店。

照着老规矩,他把香烟放在桌上,不一会儿之后有个男子走了过来将香烟拿走了,可他却并没有和沈放说话,而是很快地,头也不抬地离开了。

沈放忙跟了上去,最后被那身影领到了玄武湖。

湖边上撑开一张竹椅,那坐着的人正是任先生。他迈步走了过去,朝四周警觉地看了看,确认安全了,才坐到了任先生旁边。

“有什么新的消息?”任先生问话。

沈放目光别向一边,两个人远瞧上去像是不认识一般。

“最近认识了一个美国代表团的军官叫汤姆森。美国人是非常期望军调能继续下去进行谈判,他们并不是一味支持国民党和共产党打内战。”

“消息可靠吗?”

沈放笃定:“非常可靠,美国已经停止向国民党援助军用物资,只是美国人真是太天真了。”

美方态度倒是有利,不过国民党却并非是那么容易顺遂的。

任先生暗暗凝眉,有些不好的预感。

“怎么说?”

“国民党暗中开始充盈军需,四处招兵,但没有大肆宣传。从这一点看国民党的举动与军调是完全相悖的。国民党应该是在拖延时间,为开战做准备。”

这个结论是他推测,不过也都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

沈放停了一会,接着说到那个未知的计划。

“罗立忠跟我提过国防部制定了一个新的战略,被列为最高机密,如果把那份文件找到,也许就能分析出国民党在军事方面的真正部署,军调的筹码到底是什么。”

“有机会找到吗?”

他早就知道,这任务依旧是他自己的。

“国防部战略顾问委员会与军统的联系不多,不过我可以找机会试试。”

像罗立忠说的一样,那帮官僚就想着怎么削弱军统的权利,所以现在以他的身份去调查这些东西,似乎不是那么容易。

任先生思考一会,迅速做了决定。

“如果你确定行动的时间,及时通知我,关键时刻,我会安排自己人帮你。”

这个消息叫沈放有些诧异:“你有人能帮我?”

他们已经在一起太久了,不适合再继续下去,于是任先生迅速结束了谈话:“组织有组织的安排。”

沈放点了点头:“明白了,有消息我会通知你。”

说完话便起身离去开了。

自从叶局长将田中安排给沈林之后,田中动作不断。

沈林手下的兄弟整天被调遣来去,一会儿这个文件,一会儿那个文件,那浦口码头这半年来的货运单足有好几千张,全都给他送了过去,不知道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沈林在跟叶局长汇报工作的时候,悄悄表达着不满。

“叶局长,田中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效。”

雷声大雨点小,没啥意思。

叶局长似乎有些诧异:“怎么,你对他不满意?”

“我们中国人的事情,让一个日本人参与,可能……”

他话还没说完,叶局长随即一笑。

在日本占领南京那几年里,田中是抓到共产党人数最多的人,也是破获的共党间谍网案件是最多的,远远超过在上海、天津、广州的日伪情报机关。是再合适不过的帮手。

“我也不喜欢与日本人合作,但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你的担忧我明白,我既然可以让他从监狱里出来,也可以让他再进去。不要把他当着人看,他只是一把刀,你想让他刺哪儿,就让他刺哪儿。”

老谋深算的的一张脸,鸟飞到空中还用一根线拴着。

沈林也无话可说,只好作罢。

经过很多个日夜交替,田中反复的核对郭连生经手的浦口码头的货运单,最后他似乎终于找了什么东西,眼睛都发起了亮光。

那天沈林来的正巧,办公室里成千上万的货运单散落着,显得杂乱不堪,叫他为之有些意外。

之前他总觉得田中有些拿鸡毛当令箭的意思,不过就是想借机折腾一番罢了,真的没想到,他竟疯魔到了种程度上。

听见推门声,伏案就坐的田中突然站起了身来,瞧见来人是沈林,他情绪激动非常。

“我找到线索了。”

那一双眼瞳里布满了血丝,不知道究竟有多久没有休息了,整个人都已经有些憔悴。

他说着把几张货运单递给沈林,沈林看单据又看看他,眼神里有些不解。

“我来这样跟你解释。”

说着田把屋里角落的一个大黑板拉了过来,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着图解,还把汪洪涛、郭连生的照片钉在了黑板上。

“郭连生曾经供述浦口仓库存放的货物是在他的经手之下,某些共产党所需要的货物被做上了记号,从浦口仓库转运的过程中被共党分子偷运到解放区。这样类似仓鼠的行动并不多,几个月内只有二十三次,有粮食,米面,棉花,被服等等。是郭连生接到了汪洪涛的命令将部分货物外包装上画上标记,凡是有这样标记的货物,都出现了非常大的损耗,有的损失甚至达到了20%,显然是有人在里面做手脚偷运。因为偷运行为并不频繁,所以很不起眼,如果不是郭连生自己招供,外人很难察觉出来。”

到这儿他一停,走近沈林,将他手里的货运单抢过来,也钉在黑板上。

“这三份货单上的物品,一批是药品,一批是食盐,还有一批是机械零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日本投降时,从日本人手里得来的。药品是一个日军医院里查出来的,而其他两样都是从日本人的军用仓库所得。这些货物都是共产党苏北根据地非常需要和紧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