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6章 古北口(第2/3页)

他的权力已经十分庞大了,赵祯还这么搞。

这要是有人趁着寇季不注意,将黄袍披在了寇季身上,那就真没赵祯什么事了。

寇季有心推辞。

可还没等他将推辞的话说出口。

赵祯已经吩咐人打点了行囊,带着人,护持着曹玮,离开了幽州城。

在离开之前,赵祯还特地留下了一封诏书。

封王诏。

受封的不是寇季,而是躺在幽州城外的已故的太尉杨业。

寇季曾经答应杨文广,在燕云归宋以后,就奏请赵祯为已故的太尉杨业迁慕。

只是如今杨文广人在北疆,赵祯不可能越过杨家人,为杨业迁墓,所以就留下了一道封王诏,以作补偿。

依照杨业对大宋的功绩,还达不到死后追封为王的标准。

但大宋死后追封为王的标准可不仅仅看生前的功绩,还看其子孙的功绩。

只要其子孙功绩足够大,其人死之前纵然是平民之身,也有被追封为王的机会。

政令规条上是祖上三代。

一般只授给重臣,而且还是那种家中祖辈已经亡故的重臣。

家中祖辈若是活着,朝廷纵然封赏,也不会优厚。

追封在大宋是一个荣誉的象征,而不是权力和钱财方面的。

所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已故太尉杨业的功绩不够,但杨文广的功劳够了。

不仅杨文广,其他几个人的功劳也足够将祖辈的追封推上王爵之列。

所以赵祯越过了中枢,留下了一道封王诏给已故的太尉杨业,并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满。

朝中的那些官员知道了此事以后,不仅不会有闲言碎语,还会鼓动着赵祯多追封几个。

此次参与到大宋东、西两处战场上的武臣,功劳都十分大。

某人甚至已经功高盖主。

赵祯多追封几个武臣的先祖,相对的就会削弱几分武臣的功劳。

再给武臣儿子身上封一些爵位和官职,武臣的功劳会被削减到极低的地步。

如此一来,也不会出现封无可封的局面。

朝堂上的规矩,有过不一定会罚,但是有功必须赏。

哪怕是一点点小到微乎其微的功劳,都必须赏。

如此,朝野上下的文武官员才有动力为朝廷做事。

更重要的是,似寇季这一类的巨佬级人物,若是有功不赏的话,即便他自己没有什么怨言,他手底下的人也会不服。

寇季在提点刑狱司任职的时候,为上官张伦抱屈,没有遭到其他人喝斥,也没有遭到其他人反对,就是因为朝堂有这么一个隐性的规矩存在。

赵祯走了。

走的很匆忙。

走的很洒脱。

留给寇季的是一份诏书,一张纸,以及半枚兵印。

寇季拿到三样东西的时候,站在行宫门口愣了许久。

诏书是追封杨业为瀚海郡王的诏书,并没有什么值得人注意的。

让寇季在行宫门口愣了许久的是那一张纸和半枚兵印。

纸上只有一句话,寇季瞥了一眼以后,就快速的撕的粉碎。

半枚兵印,正是寇季和赵祯分掌的枢密院兵印。

寇季自己有半枚,赵祯留下的是属于赵祯的那半枚。

两印合一,可号令天下所有兵马。

天下兵马大元帅之类的帅印,在这枚印之前都不够看。

寇季拿着那半枚兵印摸索了许久以后,哭笑不得的道:“那个官员经得起这种考验?”

寇季嘲讽了几句后,叹了一口气,将兵印塞进了怀里,然后对自己的亲从官吩咐。

“打点行囊,去古北口。”

古北口是燕云十六州长城中断的一个重要关塞。

其重要性可不亚于渝关(山海关)。

辽人被驱逐出燕云十六州以后。

高处恭和种世衡合兵一处,共同坐镇在古北口。

寇季带着人,策马狂奔,星夜兼程。

三日后便到了古北口。

古北口内外,战旗林立。

寇季到了古北口以后,高处恭和种世衡二人亲自出关相迎。

寇季如今的身份,就像是掌控着绝对实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只要是行伍中人,在他面前都得低头。

谁敢端着,寇季说杀就能杀。

所以,一向口无遮拦的高处恭,在见到了寇季以后,也十分乖巧。

寇季在关口,跟高处恭和种世衡寒暄了几句,便踏入到了关城内。

关城内,许多将士正在忙碌的修葺关城。

以前此关掌控在辽人手里,辽人显然不太喜欢这种可以阻挡他们策马狂奔的东西。

所以并没有好好维护。

辽人汉化以后,对关城倒是多了几分重视。

可关城经过了常年的废弛,辽人要修葺好,就要花费巨大的钱财。

辽国太穷,拿不出那么多修葺关城的钱,所以只是简单的修葺了一些常用的关城。

对那些不常用的,就置之不理。

古北口关城,也算是一处辽人常用的关城。

辽人也修缮过。

只是修缮的并不完美。

远远达不到宋军的需求。

所以种世衡和高处恭占据了此处以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吩咐地方兵重新修葺起了关城。

寇季在高处恭和种世衡引领下入了关城。

关城内已经腾出了一处完全以大宋风格营造的院落,里面的摆设、布置,也充满了大宋风格。

寇季入了院落,稍作收拾以后,就和种世衡和高处恭二人聚在了院落的正堂。

寇季坐定,种世衡和高处恭二人跟着坐下。

寇季面色冷峻的开口问道:“外面的战事如何?”

高处恭和种世衡对视了一眼,种世衡开口道:“一个字,乱!”

寇季微微挑起了眉头道:“有多乱……”

种世衡打了个比喻道:“辽国精锐没有折损在燕云十六州之前,是人是鬼还分得清楚。辽国精锐折损在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外面的是人是鬼根本分不清楚。

各部族的人在顺势作乱。

也有部族的人打着剿灭凶徒的名义在趁机劫掠。

还有一些干脆直接举起了反旗。

总之,如今辽地比以前还要乱。

以前还只是上京道以及上京道以西的地方乱,现在整个辽国都乱了。”

寇季沉吟道:“耶律宗真回去以后,有没有改观?”

种世衡沉声道:“耶律宗真差点没回去。”

寇季一愣,一脸愕然的看着种世衡。

种世衡解释道:“我们只留给了耶律宗真五万兵马,可如今辽地的凶徒岂是五万兵马能够平定的。耶律宗真在逃脱了我大宋兵马的追击以后,率领兵马往上京城赶,路上遇到了几次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