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壶口大瀑布(第4/5页)

天子穿着金黄眼色的便袍,走进这座宫殿,身边只有一名侍卫跟随。他背着手,步子迈得不疾不徐,只有腰间系着的那一枚玉玺的晃动幅度,才透露出他心绪中的一点点不平静。他还是个年轻人,掌握这个国家不过几年,还没有充分培养出天威,偶尔还会像普通人一样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这座偏殿内别的什么都没有,只在中央供奉着一座玉石雕成的五爪金龙,雕像足有六丈高,几乎碰到殿顶。天子走到玉龙身前,侍卫用手扳动玉龙的尾巴,传来一阵嘎啦嘎啦的机关声,然后玉龙的底座朝两边开启,露出一个小小的房间。

天子走进房间,侍卫掏出一半虎符,把它嵌在房间里的另外一半虎符里。当两枚虎符的裂缝完全弥合,小门慢慢关闭,整个房间开始飞速地朝地下降去。房间内的一个铜制标尺从“零”刻度的位置不断下降,一直到叁十才停住。

房间的门再度开启,出现在天子眼前的是一个半圆形的大空间。在空间的正面墙上挂的是一面硕大无朋的铜镜,足有四层楼那么高。铜镜前是一个四层的大理石阶梯平台,在前三层阶梯上坐满了穿着青袍的道士。这些道士面前都竖起一面小铜镜,还有一把算盘和罗盘。他们一边注视着铜镜里变化的数字与符箓,一边急促地在算盘噼里啪啦地计算或转动罗盘,交谈的声音压得很低,气氛却颇为紧张。

这里是兵部秘府,是长安城出现重大危机时,天子就会在这里进行决策指挥。兵部秘府大概是整个长安城最安全的地方了,即使把库房里所有的轰天雷都投在皇城里,这个地方也不会有任何损伤。

天子出现的位置,是在大理石阶梯的最顶层。这里没有任何摆设,只在外围贴了一圈杏黄色的静音符。平台上的设施只有一张桌子和四把石椅,其中三把已经坐上了人。

座位上的三个人看到天子来了,都纷纷起身叩拜。天子示意他们平身,然后坐在最中央的石椅上,威严地扫视了一圈这三位臣子。整个长安城有资格在这里出现的人,全都到齐了。

掌管神武军的李靖大将军、掌管天策府的尉迟敬德将军,以及须发皆白的白云观清风道长,他们三个代表了禁军、空军以及道门的三股力量。整个长安城的安全,就是由这三根支柱支撑。

“开始吧。”天子没有客套,他看起来心思沉重。

清风道长看了一眼两位同僚,拂尘一挥,那一面硕大的铜镜慢慢泛起光亮,镜中显出了壶口瀑布的景象,整个秘府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镜中,壶口瀑布两岸一片狼藉,搭建到一半的法阵幡杆被扯倒,铜鼎压断了香案,花花绿绿的符挂与小旗洒了一地;附近的冶炼厂状况更是凄惨,坩埚倾倒,高炉倒塌,泼洒一地的铁水凝结成了古怪的一滩铁疙瘩,其中隐隐还能看到人形。一大批士兵正在现场埋头清理着,天空不时有飞机飞过。

尉迟敬德报告道:“今天上午辰时三刻,天策府接到壶口空域巡逻机的通报,至少有五十条身长三丈以上的孽龙从壶口瀑布附近生成,袭击了正在布设的法阵和冶炼厂。半个时辰之后,天策府的第一批三十架武德战机赶往现场,孽龙在午时前全部被消灭。天策府随即将指挥权转交给赶到现场的神武陆军。”

他一边说着,镜子里一边显示出了一些数字和图形,帮助直观了解。

“伤亡呢?”天子问。

这时李靖开口了:“根据神武军统计,地面共计有五名道长羽化、十三名冶炼工人殉职,两家天策府战机坠毁。”他停顿了一下,声调稍微高了一些:“不过托陛下洪福,龙门法阵并没有损伤。”

不过天子没被这句恭维所打动,他把目光投向清风道长。清风道长会意,一甩拂尘,那巨大的铜镜上的画面发生变幻,庞杂的各色符箓按照特定规律飞舞,又重新组合起来,凝聚成一个壶口瀑布的侧剖图。

“自我大唐在壶口瀑布搞龙门节开始,每次捕到的新龙,都会在现场留下一丝戾气渗入地层。如果我们把每捕一条龙所遗留下来的戾气称为一业的话,那么平均每造十五业,就足以形成一条孽龙,出来祸乱人间。”

铜镜里的数缕黑气随着清风道长的讲解,形成一条龙形,张牙舞爪。

“根据白云观历代仙师的不懈观测与研究,已经掌握了孽龙的形成规律。普通的孽龙,戾气浓度很低,可以轻易被消灭。但平均每过三十年,遗留在壶口瀑布附近的戾气浓度会累计到一个临界值,将会滋生出一条巨大的孽龙。大孽龙苏醒之前会伴随着一系列征兆,诸如地震、或者小孽龙现身频繁,活动范围扩大——”

“李将军,你的家眷似乎也遭到过它们袭击?”天子忽然偏过头问道。

“正是,有劳陛下挂心,所幸无恙。”李靖欠身回答。

“那是在长安南边,孽龙都跑出去那么远了啊……”天子自言自语。

清风道长继续道:“当这些征兆持续一段时间后,巨大孽龙就会从地底苏醒。它是龙族的怨念所凝,所以本能会驱赶着它前往长安进发,不毁掉长安誓不罢休。一旦让它进入长安,将会对城市造成极大的损害。”

“可是……”年轻的天子指着铜镜上的数字:“道长刚才说三十年,但上一次发生是在二十六年前;再上一次,是二十七年前;再往前数,是二十八年前。这是不是说,龙灾的爆发频率,在逐次提高?”

清风道长一怔,他没想到天子会如此迅捷地抓住重点。他连忙拱手道:“陛下明鉴。三十年只是平均数,近几次龙灾的间隔时间确实在逐渐变短。”

“为什么呢?”

“因为自陛下登基以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以致城市中的市民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范围也在慢慢扩大。地龙运力必须要用到更多的龙,才能追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在龙门节的捕龙量每年都在增加,戾气浓度自然也呈上升趋势。”

天子听完解说,表情微微露出不安。他登基才五年时间,还没有经历过龙灾。人对未知的灾难,总会有种恐惧:“那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