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海洋女神(上)(第2/2页)

“吾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目前只能加强海陆贸易,在缺少食物的季节,由交易向地面换取粮食。”安尼恩说着。

爱尔丝深深地低下头去,神职人员就要学会怎么样揣摩神的心意。

这样才能够得宠,对于教宗来说更是如此,以安尼恩的性格来说,“目前”如此,那就说明还有一些其它办法,但是这些办法实行的时机还没有到。

虽然爱尔丝是安尼恩的妹妹,但是毕竟已经是神和人的关系,主和仆的关系,单纯靠神恩而不知收敛。也不会连当二百年的教宗——已经死了一百年的伊巴尼,就是如此,神毫不留情的剥夺了他的王位与长生,变成了一个祈并者。

没有必要再观看那些凄惨的鱼人,光罩直向上升,直到飞到了水面之上,当然,在安尼恩的控制下,虽然在光罩内的人觉得光明无限,但是凡人是看不见这样的光辉的,出现的地点,就是一个岛屿。

这个岛屿,爱尔丝不是很清楚,她一直在旧大陆,但是梅丝尔就很清楚了,这是附近除了杜兹斯本岛外最大的岛屿,面积足有8000平方公里。

岛屿上并没有多少开发,但是已经建了一个港口,和大陆之间,正常的航行有六天左右,就在这时,港口上已经停了二艘“海城”级的海船,二百年来,经过引导的海船业已经很发到了,这船可载重1000吨,是现在规模最大的远洋船种之一。

在地球上,曾经有过计算,如果以木制船只,一般不会超过七千顿,这是木质的极限问题,现在1000吨的船,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颠峰之作了,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深港不多,大部分沿海港口都比较浅,而且远洋航行,船大风险也大,不是什么都是大的才好,因此1000吨到2000吨,是最适宜的船只。

这种千吨木船,已经体现了这个世界现在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木帆船在海上的行动主要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水手划水。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析,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转较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根据一些资料,在两舷和舰部,设有长梧。这种长梧入水深,多人摇摆,梧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螺旋,推进效率较高。

船体结构还有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设计就是设有多道横舱壁。用木板将船内隔成不同船舱,并且彼此密封。这样不仅加强了船的结构,而且具有分舱水密抗沉作用——可以说,有着这样的船只,主导大陆之间的贸易的条件已经成熟。

最关键的是,这种船上可以运载1000名士兵,而现在旧大陆的许多船上,只能有200名士兵,在没有发明大炮前,这样悬殊的兵力差异,造成了海战中局部兵力优势的存在。

想到这里,安尼恩思潮汹涌,除了神权上还有点不成熟,但是在其它方面,大航海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

“我们上去吧!”安尼恩说着,二个选民与一个神明,就落到了港口上,他们甚至可以听见港口巡查士兵的脚步声,水手的鼾声,还有,就是海涛拍击港口以及船身的声音,一声又一声,似乎这样可以延续到永远。

岛屿上什么也没有,但是却已经有了一个差不多完成的宏伟神殿,神殿就是建立在一个山丘之上,主道还没有建成,但是可以沿着斜斜的小径往上走,神殿有着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走到了神殿里面,神殿中,却还没有着神像,二位选民不由有点诧异,要知道,神像是神殿的中心,不太可能神殿其它建筑都基本完成,而神像还没有动用的情况……

安尼恩徐徐的吐出了一口气:“海洋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它同样有着山川、森林,峡谷,有着比陆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物种,可是海洋中的文明,还相当落后呢,海洋中的危险,也很大,不过,这还是必须征服的。”

只有26世纪的人,才明白海洋的真正地位,在那时,海洋被分层开发,其中被称为海麦的海洋农作业,就可以养活二百亿人而不破坏陆地生态!

更加不要说,延伸到深海远海,又合理开发而获得的巨大利益了,一句话,26世纪,矿产来自外星,但是食物来自海洋!

二个选民都有些奇怪,她们等待着自己的神进一步说明。

安尼恩凝视着下面的海洋,然后徐徐说出一句让二人颤抖的话:“那么,你们二个,谁愿意主宰所有近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