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2/3页)

一位阎君夫人说:“咱们的宫殿都在山巅,在山崖上塑佛像,岂不是被我们踩在脚下了?这些人怎么想的?”

“看见山就像挖洞,莫不是穿山甲成精?”

这些人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派人去请地藏菩萨即可。

地藏菩萨最善于当面卷这些胡思乱想的人。

去的人回报称:“地藏菩萨去人间云游了,慧能法师在种地,他说种完最后两垄地马上就来。不能放下,放下会忘记种到什么地方。”六祖慧能当然不会稽留在阴间,他是回来教授鬼魂如何修禅。别人需要安安静静的打坐来平息内心的纷扰,他内心没什么纷扰,扛着小锄头就下地了。正因为心无杂念,所以没注意自己种了那些地,就一趟趟的撒青菜种子。

过了一会,禅宗六祖慧能拎了一点刚拔的小青菜过来拜访阎君。

不是所有人都修禅或崇拜禅宗,还是有些人坚持想要画壁画。

画工都找好了,耗费重金,费尽口舌请了吴道子呢!如果山要钱,他们可以买,如果庙小,她们出钱扩建。

阎君略有点无语:“不行。只有阴山才能供人凿着玩。毁坏山林木石,犯法。庙的尺寸有限定,如果在附近租地改建成寺庙,犯法。”

“自己回去刺血抄经去。”

信众们愤愤不平的离开了。

朱砂痣阎君低声问:“毁坏山林犯法吗?”

“当然了,只要我们现在写下来。”

以前谁敢毁坏阎君殿背后的山林啊,只是摘果子拔草而已。

又看了看这些人提供的图纸,实在是不像话,要在峭壁上开凿万佛窟。

正对着的阎君殿的是挂着太阳的笋状高山,在右侧有一座山上有天池,天池温泉旁边就是悬崖峭壁。那座峭壁上半阴半阳,原先只是普通的山石,后来朱砂痣阎君率先拿了玉种往上安,玉种是小颗籽料,吸纳阴阳二气就能成长,每年能长大一毫厘,等到受了千年风霜,如果有了灵性,就是他儿子。娶一个正直干练勤劳熟悉政务的老婆来给自己帮忙不太可信,这种女人不少,但要么是和丈夫极恩爱,要么是心灰意冷不肯改嫁,最最可靠的偷懒方式就是养一些小玉石儿子,到时候好好培养他们,看看谁能勤快的替爹爹分担困难苦恼。

都尉们、诸子百家、其他神鬼们不知道阎君在养儿子,还以为他在妆点光秃秃的壁垒。就过去种了大串的藤蔓爬藤、在峭壁的石缝里试图种上灵芝、抱着筐把小小的兰草种在石缝里,把小小的松树、梅树种在一尺宽的缝隙中。

尽情在大大的壁垒上种花,甚至过去浇水,看书之余远眺时还能练习眼神,看那颗兰花是自己种的。

现在很好看,宛若巨大精致的画卷,远望心旷神怡。按照这图纸上计划的,峭壁上的花草都清理了,挖一万个洞窟……给人一种佛像在背后盯着人的感觉啊!

吴道子正在给人画屏风,一只屏风价值万金:“唔?我没承接这活计啊。”

都尉们听说有人要拔自己的花花草草,都叮嘱校尉们,盯紧他们!

帝镇中平淡的很,不论李世民在不在,他的威严在,再加上儿孙们都比较低调内敛,日子过的古井无波。

李亨一向喜欢占卜,有记录称他和祖父事事占卜,其实还不至于。当前的太子依然是李适,怎么说呢,这孩子出生时玄宗见过,觉得丑,自己也见过,不怎么好看。后来的性情好像还行,四平八稳。自从儿子过了五十岁之后,他年年都占卜儿子的寿命,以及大唐国运。

刘邦、杨广和李旦在旁边帮他解这卦。爱算卦的皇帝以前并不精通周易,现在嘛,李亨的屋里摆满了各种占卜的书籍,认真学习,仔细做笔记,十几年时光眨眼而过。

武曌则不同,她自己修了小小的净室,里面两张桌子,左边供奉三清,右边供奉三世佛。每天都去拜一拜,祈祷一番,至于是否有效嘛,其实不抱什么期待,只是习惯而已。今天也是一样,摆上净水和水果拜了拜,安安静静的看了一会经书。就自己起来把供佛的净水喝了,把橘子也拿了出去,分给众人。

李治兴冲冲的回家来,手里拎了一包书:“媚娘,人间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好了。”

人间有一本小说大火,沈既济的《枕中记》,也称黄粱梦。卢生自叹贫困,倒是拿给他一个瓷枕头让他睡。在梦中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儿,中了进士,在玄宗一朝做了高官,出将入相,大破戎虏(没错就是针对玄宗时期的军事实力)。

回来担任丞相,又被人诬陷下狱,差点自杀被老婆劝住,涉事的人都被杀了,只有他和中人(宦官)交好,得以幸免于难。生了五个孩子嫁娶高门,享尽了荣华富贵。

一辈子两次流放,一再当上宰相,显赫非常。妻妾都是天下第一的美色,到了八十岁时久病不愈,经历了一番病痛折磨终于去世,去世的一瞬间醒来,店家的黄粱米饭尚未蒸熟。

“武帝,拿一本看。”

刘彻伸手接过:“好。多少钱?”

“送你。”李治买了一沓好几本,自己夫妻留一本,剩下的都分发出去了。他在书店看了这本书之后感慨良多,就觉得这本书说的那里是人世无常,要说大梦初醒……帝镇里这些皇帝才真是黄粱一梦啊。生前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不怕什么报应。却没想到一个皇帝最大的报应,就是见到他爹……对我来说是见到祖宗。

武媚娘欣然站在门口翻书,长长的一卷书。写的公正规矩,用的是颜体,颜真卿还没到地府,他的字体先传了下来。在看其中的故事,怅然若有所得:“崔氏女是梦中人物。九郎确是真的,是我三生有幸。”

独孤贵妃本来在旁边清理一颗镂空玉雕香囊,听到这里微微低头,心说又开始了!

李治难掩笑意:“媚娘也觉得人生如梦么?”买书的本意不是这个,就没什么目的,无论谁看到有趣的小说都会买回来分赠众人。

“那是自然。”

李隆基还在河边烧砖,砖的用量已经计划好了,需要都烧出来再开始挖沟,要不然烧砖要好几日才能出一炉,只能往前铺两步水渠,岂不是别人家不论有人没人都用上了,只有自己家用不到嘛。假借砍柴的名义在树林里偷偷练剑。

他也想过直接烧制陶管,直接把河水引到自己家门口,但太难了。

独孤贵妃在帝镇生活的第三年,终于听到自己入土为安的消息,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陪葬品——此前她除了棺椁中的首饰之外,身无长物,那些格外的金簪玉搔头、手镯项链戒指都是别人送的!

衣服是拿了绢自己做的。顺手又给皇帝做了两件新衣服,适合帝镇生活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