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5/5页)

荀绲让两人放下车帘,对他们解释道:“荥阳守住以后,那些嵩山土匪往北面逃跑了,这一块荒地变成了他们抛弃的地方,嵩山已经被吃空了,只剩下水流与枯树,我们这次翻阅嵩山,反而比之前都要安全。”

翻阅过光秃秃的嵩山,颍川近在眼前了。在荥阳看到那么穷困的人间惨象,曹瞒对于距离洛阳更远一些的颍川已经不抱希望了。

荀彧对曹瞒道:“我虽然家乡在这里,但那是我很小时候的事情了,自从随父亲来到洛阳,颍川昔日的景象已经被我淡忘了。”

所以颍川是什么模样,荀彧也不知道。

嵩山脚下有一段六十几里的官道,马车在官道之上疾驰,四周荒凉的景象没什么可看的,曹瞒放弃了骑马,选择钻入车厢与荀彧一起听荀绲授课。

等距离颍川还有十里地的时候,景象又变了一副模样。

只见周围土地逐渐出现了绿色,路百年的树木之上树叶茂密,天空中还偶尔会出现飞鸟!

待马车又行了一段距离,他们看到了农民弯着腰在地里开垦田地,看到水流与良田,看到一片又一片种植到一半,看似涨势不错,好似能在秋天迎来丰收的粮食!

曹瞒眼睛刷地亮了起来激动道:“这里与荥阳不同!”

“当地治理的官员不同,豪门氏族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景象,”荀绲抚摸胡须,娓娓道来:“颍川太守司马隽是你们的助学司马防的父亲,他年岁已大,是个智慧通透的老者,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

司马防的父亲?!

曹瞒脑海中浮现出了司马防那张棺材脸,暗暗牙疼,他无奈道:“那他一定非常严肃。”

不然怎么会生出司马防那样严于律己、恪守礼节的儿子来。

等到见到司马隽,曹瞒吃了一惊。

这位年纪已经快六十岁的颍川太守,魁梧伟岸,身高八尺三寸!

与人说话的时候,声音洪亮直爽,与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颍川当地的氏族与司马太守之间关系和睦,并且愿意投入到一起建设颍川之中去。”

荀绲含笑说道:“所以颍川要比荥阳好一些。”

“先生怎么知道颍川氏族呢?”曹瞒好奇问道。在他的印象里,“氏族”可不是什么好词,尤其是洛阳的几大氏族,类似窦武所在的窦家,全都是一群自私鬼!

荀彧面露惊讶之色,他好笑说道:“阿瞒不知道吗?颍川荀氏,就是这里最大的氏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