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雷音(第5/6页)

八戒先是认出了那人手里的用月亮上的桂树枝制造的降妖宝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他说:“卷帘?!”

沙飞飞飞飞一直飞上天,她睁大了眼睛因为她吃经极了,底下的东铜台府快要看不见了,大风卷起她的长睫毛,吹得她要掉眼泪,她闭紧双眼,有人对她说:“你升仙了。”

她用叫喊来和那个声音说话:“你是说我变成了神仙?”风太大了,会把声音吹得支离破碎。

那声音道:“还没有,只是说你有天赋。你生呀死呀的字眼说得太多了,你自己觉得吗?”

沙道:“我觉得的。我自己常常厌烦。可是进行不下去。”

那声音道:“觉得腻是因为你沾惹的尘埃太多了。你想变得更清醒吗?你想变得更轻盈吗?你想更晶莹吗?”

沙道:“我尽量。”

那声音道:“你要尽力而为。你要尽力不再尽力去做些什么。”

突然沙双脚有了着落,膝盖因而一软。睁开眼睛,已到了天上。她便任卷帘的位置。

天上的沙还是犯了错,她试着推了一下囚禁一个大闹天宫的人物的炼丹炉,没想到这看似沉重无比的炉子轻飘飘地应声倒地。在蟠桃会上,她亲眼看见地面上的花果山她的所作所为像蔚蓝大海里的珍珠泡沫,完全是徒劳无功,手里的琉璃盏就掉到地上打碎了,一颗为自己的徒劳无功和愚钝执迷的眼泪滚落下来,掉进龙王面前的一壶酒里。天上的人一掉眼泪,身体就沉重了,就往下坠坠坠坠一直坠入流沙河,在八百里流沙界浮浮沉沉,心如刀割。

三藏、行者、八戒和沙穿过西铜台府的脚步在雨里发出青幽幽的短促回声。前面真的就是那座深黛色的山峰,根没在一片城镇的上方和云雾里,他们正是朝着这一处去,心里不免怀疑——真的有哪个地方吗?真的有根源,可以攀登?——连山峰都因为他们走的曲折迂回的路、过于狭窄的小巷、高耸的骑楼遮没,只有等再看到它才心安,知道没有在接近它的途中迷失方向,陷入死胡同,在到达它之前,怀疑不能解除,得那么留神地盯紧它,生怕稍纵即逝。

7

当真被他们寻觅到了山脚下,忽然有种期待的落空。山脚下有些个举头眺望、兴致勃勃的游客,有的已开始沿着开阔的石道登山,有游客,也就有小生意人,贩卖饮食、香烛和纪念品,即使算不上热闹,也绝不冷清。有个腆着脸笑的人过来问行者:“我带你们上雷音寺,帮忙背行李,这一路上我给你们讲解风光典故,好不好?”行者摇头不理。还是八戒笑道:“怎么就以为雷音就必定是人迹罕至的绝境?人人都知道、来得、去得,这才好啊。”三藏点点头,四人便往山上登去。

一路上,不时见到登山者,老人,少年,大人带着孩子,那孩子活蹦乱跳,也不觉得乏累,竟还有双腿尽残的人柱着双拐从上面下来,八戒问:“还高不高?”那人微笑道:“高难道就不去了么?上面有好泉水啊。”三藏等人不禁心里一声赞叹。

春天的山景美不胜收,树木青翠,树上落满了巧舌如簧的鸟,蜂蝶翩翩起舞,山路转折,一会儿看见幽郁的山谷和泉水,雪白的珍珠般的泉水在一个落差下冲击出很深的潭子,泉在里头变成碧绿色,显现着美丽而危险的漩涡,一边又不停地往下雪白地冲泄而去,一会儿突然又是三分之二的天空乍现眼前,蓝得被山泉雨露洗濯过一般,白云悠悠飘浮,旁边的山壁全是极巨大的岩石,几处铺了浓酽酽绿的苔藓,往底下看去,下面某处岭上的桃花开了,娇艳如云霞。忽而一阵大风卷着云吹起来,大得恣意任性,袈裟飘舞,长发盈空,人都好象要腾空飞去,沙忍不住笑了起来。

走到一处平台,有着石桌石凳,有人在此喝茶歇息,周围长着参天松柏。向人一打听,得到回答说是上不去了,再上去无路,山崖太过陡峭险峻。可一抬头,分明见到一带高楼,几层杰阁,冲天百尺,耸汉凌空。“那个上面就是灵鹫高峰哩!”一个老汉说道。

八戒问:“既有人建造,为何上不去?”

老汉乐呵呵道:“神仙造的呀,你没听说过吗?那上面是西天呀,人怎么上得去?就算你能飞得上去,你能用脚在这山峰上走出路来么?——再说,上去干啥?”

行者只是淡淡一笑。

努力寻向可上去的道路往上登,先是放下了白马,然后要用手帮忙攀爬,或有从蒺,或有奇石险涧,但比较一路上来的千山万水也不在话下。到了一处大概是山下泉流的上游,一道活水,滚浪飞流,水上横着一根独木桥,竟又看见了先头见到过的大人的小孩子,行者欢喜地笑道:“好个勇敢的小孩。”那小孩三尺有余身高,稳当当蹬蹬跑过独木桥去,无畏脚下百余尺急促流水,行者等人便也过去,三藏小心紧张,手心有汗,摇摇晃晃走过四分之三处,脚底一滑,往下坠去!行者一见大惊,风驰电掣地掠过去抄住三藏一角袈裟,往上一提,放开袈裟抓住三藏的手腕一口气提了上来,袈裟却从三藏上身松开飘了下去,落水飘走,三藏来到对面,只见上流头泱下来一个裹着袈裟的死尸,经过时看见死尸的面目竟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往下掉去。

再一直设法向上,直到隐隐钟馨悠扬。四人心中一喜,再走就拨云见日,霞光霭霭,彩雾纷纷,有琼草松篁、鸾凤鹤鹿,东一行、西一行,都是蕊宫珠阙、宝阁珍楼,浮屠塔安详地耸入云霄,遍地青莲花、红莲花、黛花开。过山门,四大金刚出来迎接:“圣僧来了?”

进宝殿,果然见到了佛。

“这里就是西天尽头?”

怎么都觉得不对。见到佛,又觉得觉得不对不好。况且不正是来取经的么?佛传了三十五部经一万五千一百零五卷中五千零四十八卷,有云雾一样多的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圣僧、道者在空气里游走。

“然后呢?回到山下去?回到我们一路上走过来的这个世界里去?”

好吧,我们回去。

8

一直走,又来到了通天河西岸。三藏道:“嗯,我记得的,东岸是陈家庄,西岸四无人烟。”人的记忆就只有这么点儿,看到一个地方、一件东西、一个人的那一秒钟,二十四祯画面映入他的眼帘,他用来记住它的那几秒钟里世界上又同时消失和出现上千个地方、数以亿计的东西、诞生了四十位新生儿、死去三十个人,你一直在走一直在看,你怎么分辨要记住的,怎么记住要不忘记的?当那个人又出现在你面前,当他擦肩而过的那一秒钟,你同样也只有一次机会萍凭借那二十四祯画面来辨认,——你再回头看那个背影。即使给你三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