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2页)

短短几句话,巡抚大人却觉得谭盛礼品德和巴西郡读书人说的没有出入,而坊间流言,人云亦云有失偏颇,真正接触了解过谭盛礼再做评价的人又有多少呢?

“今年案首,汝当之无愧啊。”巡抚大人赞叹。

“巡抚大人谬赞了。”谭盛礼拱手。

鹿鸣宴上,吟诗作对是最热闹最有名的环节,因为会评出好的文章和诗文传出去,让其他读书人见识新科举人的实力,以证这届乡试的公平公正,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然而看到谭盛礼后,巡抚大人做主取消了这个环节,有谭盛礼这般渊博之士,往年的规矩对其是种侮辱。

再者,他和谭盛礼聊及读书心得,竟发现谭盛礼学识在他之上,自己常读不惑的地方,经谭盛礼解释后豁然开朗。包括其他几位大人的困惑,谭盛礼能尽数解答,何不令人心惊。要知道,几位大人读的书类不同,困惑亦不同,但谭盛礼触类旁通,且门门精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恨不得和谭盛礼寸步不离秉烛长谈,哪有功夫搭理其他人。

为官者,最忌喜怒形于色,而在谭盛礼面前,他们仿佛嗷嗷待脯的孩童,寸步不离地依偎在谭盛礼身侧。

谭振学和谭生隐在旁边端茶倒水,期间,巴西郡的两个举人请他们出去赏花,因着是熟人,两人不好拒绝,放下茶壶,和旁边站着的侍从打了声招呼,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巴西郡的另外两位举人都曾请谭盛礼指导过文章诗文和算学,今时鹿鸣宴上碰到,秦向阳再次道谢,万分感激,谭振学道,“秦兄严重了,家父常说,你们能请他看文章是看得起他,科举靠的是你们自己勤学苦读,与他关系不大。”

或许谭盛礼为他们拨开了云雾,但追根究底,是他们自己的努力造就了今天。

秦向阳道,“谭老爷谦虚了。”

鹿鸣宴交友,多是以郡划分,同郡的举人们抱团和其他郡的举人交流攀谈,秦向阳他们两人,瞧着势单力薄,秦向阳大方解释道,“不怕振学公子笑话,我们是不知加入其他人的聊天里才请二位出来的。”谭家在乡试大放异彩,虽然为巴西郡打响名号,他们和人寒暄时,总觉得心虚气短,有谭振学在,两人自信得多。

“秦兄太过妄自菲薄,能中举,怎会没有真才实学……”

穿过拱门,院子里的花儿开得正艳,尽管巡抚大人取消了吟诗作对的环节,但众人兴致勃勃,自行组了这个局。不好搅了他们雅兴,谭振学欲转身离去,却被江家父子叫住了,“谭家公子既是来了哪有离去的道理,我们以花为题作诗刚刚开始呢,都来吧。”

谭振学虽迟钝,也感受得到江家父子不喜欢自己,而事已至此,掉头离去不太妥当,他顿了顿,问秦向阳,“秦兄以为如何?”

“咱们去凑凑热闹吧。”

园里姹紫嫣红的花,桃花最灿烂,江仁年长,他出了道以‘桃花’为题的诗,但诗里不得有桃和花的字眼,咏花却无花,和乡试的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江仁让谭振学先来,谭振学拱手推辞,“先来后到,我等刚来,不好打断诸位节奏,江兄先来罢。”

同场举人,以年龄论长并无不妥,谁知江同也在,平白矮了辈分,脸上尤为不快。

谭振学也注意到了,正欲解释两句,就听江同道,“不若我来为大家抛砖引玉吧。”他风度翩翩地走向院里桃树,掐了朵桃花,捻在指尖慢慢踱步,好像在思考。

见状,自是无人反对。

谭家人在诗文方面极有天赋,便是谭振兴,他最引以为傲的都是作诗,何况谭振学了。江同吟诵了首《春桃》,问谭振学此诗如何,眉眼张扬,分明有挑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