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双宝山大战(第2/8页)

  双宝山另一侧便是金沙滩,这区域经常会出现沙尘暴气候。如果沙尘暴的是向东南方向吹的话,到达双宝山位置便会被连绵的高山阻挡。但是沙尘暴势头依旧可以从双宝山相夹的谷道中挤出,而且经过狭窄谷道的作用,风力会陡增数倍。

  柴荣所在位置距离战场较远,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体的情景。那漫天风沙先是将辽军全数掩盖,接着又将自己这边的攻杀前队掩盖。两边的军队很快都浸没在了一团混沌之中,看不见也站不稳。

  “皇上,双宝山口风沙突起,三步开外便辨不清敌我。这种天气对我军不利,将士们都眼不能睁,轻骑快射也根本不起作用了。相比之下辽军士兵似乎更适应这种气候,他们已经加快了向山口内退却的速度。”一匹快马从风沙中冲出,一飞奔到柴荣面直前。马还未停稳,马上大将便已经着急地向柴荣禀报突发的异常情况。

  柴荣不用看,只从声音上便能听出来人是手下前军都统兼前锋指挥使李重进。他轻轻“呸”一声,吐掉刚才吹进嘴巴里的沙粒,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已经看到了,李将军,你有何建议?”

  “应火速收兵,后军先行占住西边树林。然后全军西移,据林结营躲避风沙。”李重进果断答道。

  柴荣看了眼正在朝着自己这边快速蔓延的漫天黄沙,非常清楚李重进的建议是正确的。但他心中又有一些不舍,大好的局势就在面前,这是将辽国置于死地的机会。选择放弃这个机会,对于一个满怀雄心要永保北疆安定的霸主来说,确实艰难。

  但能成霸主者,必有枭雄之心。他不会抓住眼前利益,他更知道强行不可行反得不偿失。何况来日方长,辽国现有兵力已经难敌周军一摧。今日且放过也无不可,待到风清日爽之时,克敌完胜只是在举手之间。

  柴荣举起了手,只有具备信心和能力的一代君王,才有心胸和气度举起这只手。身边自然有人知道柴荣举手是什么意思,于是鸣金声接连而起,大军迅速移动、后撤。

  听到周军的鸣金声,耶律贺真重重地舒出口气,然后整个软伏在马背上,随着拥挤的马队退入双宝山山口,留下满地的人尸、马尸。这一役辽国两万铁骑损失过半,余下兵马再无力正面对决,只能利用地形固守双宝山。

  金沙滩的沙尘暴吹了一天一夜才停,给双宝山外结束了却未打扫的战场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黄沙。但死亡不是这薄薄黄沙可以掩盖住的,而继续的死亡更不是这沙尘可以阻止的。

  沙尘暴才停,柴荣便马上和李重进、张藏英等大将带小队亲兵卫队来到双宝山周边观察地势、地形,询问当地山民,想要找条隐蔽的路径绕过双宝山。然后东西夹击,全歼双宝山的守兵。

  双宝山的地形很特别,难说对交战的哪一方有利。在山口处虽然没有城防设施,但其他隐蔽路径也是没有的,只有一条由两处山体相夹而成的谷道。

  谷道狭长曲折,从西面山口直接可到另一侧的金沙滩。而两边峰高石险,流沙、落石时有发生。不要说整个大军了,就是一般商客从这里通过也常会有意外发生。

  寻策攻

  这条谷道要想过去很难,但是想凭借地形固守这条通道也同样存在困难。固守,必须是在两旁山上沿通道一线长距离布设军队,用弓箭和滚木礌石攻击、阻挡想从谷道中突过的军队。而问题就在这里,在两边山上能看到山底并可以直接对下面进行攻击的位置并不多,沿线大多地方都是不可立足的山势。也就在谷道中部有两段坡崖,坡不算陡,手足并用可以爬上去。长度差不多有一里多,此处对下面使用弓箭、滚木、滑车攻击都可以。固守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选择谷道最狭窄处将通道堵死。不过那样的话辽国以后想要突击中原,也会失去唯一的通道,必须费很大手脚才能疏通。耶律贺真之所以带兵出山口与周军直接对仗,也是因为地形对固守不太有利。

  失去了第一次让辽军全军覆没的机会,柴荣便更加谨慎周密地进行筹划,以便制造出第二次绝好机会。

  辽军已经吃了一次大亏,这会让他们变得多疑、小心,轻易不会出动,所以诱敌而出、设伏剿灭不大可能。如果周军采取强行突破双宝山的方式,一个是山谷通道中会连续遭遇打击。还有就是到了另一边后,状况正好与上次相反,变成辽军设围堵口子来扑杀他们。

  柴荣在双宝山一带转了有十几天,然后又在军中广纳建议。不管兵卒还是将领,有好计策的都可以进入金顶大帐与柴荣商榷。这也是柴荣的一个过人之处,他认为计谋与地位的高低无关。屠龙者不一定抓得住七寸蛇,打虎将未必拿得下野山猫。上次他用火马车暗藏抹了火油的老鼠、飞鸟来对付辽国骑兵,就是一个马夫长给出的计策。

  搜集来的建议和计策中有两个极为相近。一个是虎捷左厢营都指挥使呼延穆献上的,是出自奇门遁甲术一百零八局中的第三局“游龙拖袍”。这一局原来讲的是游龙口中戏珠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其实尾后带着一个乾坤袍,可以将别人的好东西都掩入其中全部带走。神话故事“地龙入天庭”便是此局原型,后来也有人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王母蟠桃宴”一段也是改编自这个神话故事。另外一个是位老伙头兵给出的“诱猴偷酒”,这是从蜀地的一个真实事情得出的。蜀地峨眉山多产猴子,这些猴子在山果成熟时,会将许多山果摘下储存到崖壁洞穴的石池中。时间一长,各种山果便自然发酵酿成酒水。此酒水甘甜香醇无比,人称猴儿酒。蜀民为了偷到猴儿酒,就让一些人进入猴群地盘,去往猴群摘取食物的林子假装砍树,这就会激怒猴子与人争斗。争斗的人越往林子深处去,猴子越会紧追不舍,意图是将人赶出林子。等猴子远离了窝穴,其他人就可以攀下石崖偷取猴儿酒。

  也就在距离上一场大战快一个月的时候,柴荣确定了下一步攻破双宝山的计策。而这计策是结合了“游龙拖袍”和“诱猴偷酒”的精妙所在。

  具体操作这是这样的,先用一千人的快骑队悄悄往通道中前进,等被对方发现后,立刻以最快速度往里冲。山上的任何阻截都不要反击,只管往前。当遇到阻碍实在冲不过去了,便下马往两边崖坡上攻杀。这一千轻骑是计划的第一步,他们其实是诱饵、是死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敢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