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枯荣安敢问乾坤(第2/3页)

恶臭从他身上阵阵传来,熏得人几欲呕吐。不远处黑暗中闪烁着几点寒光,那是迫不及待的老鼠正等待着就要到口的食物。

相思也不禁略略有些迟疑。

任何人都能看出来,此人全身肌体都已腐败。无论多么神奇的灵药也回天乏术。

是立刻终结他的痛苦,还是勉强一试呢?

此人似乎察觉有人到来,想要睁开眼睛,却已无能为力,只嘶声道:“救我,救我……”

相思咬了咬牙,掀开他身上浸满污物的被褥,去寻找他的手臂。

然而,她的手却如蒙电击,停在了半空中。

被褥掀开,他的一条手臂上绣满了粗劣的刺青,密密麻麻写满了古怪的符号。更为骇目的是,他手指上沾满血迹,血液已经凝结,一柄染血的尖刀就扔在手边。

刀尖上,还穿着一块破碎的血肉。

相思只觉全身一阵森寒,突然想到了什么,她猛地起身,将床头那具孩子的尸体翻过。

孩子似乎只有七八岁,眉头紧皱,嘴角都被咬得出血。虽然早已死去,巨大的痛苦似乎依旧停伫在他冰冷的小脸上,不曾安息。

孩子衣衫破碎,胸前被利刃剜开一个大洞,心脏已不翼而飞。

相思愕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杨逸之冷冷地看着那人,道:“从手臂上刺青来看,此人是北地邪教捻香堂中人。相信生食童男心脏能治愈一切疾病。这个孩子不幸,成为他的药人……此人多行不义,已遭天遣,我们走吧。”

相思咬着牙,眼泪不住落下,转身要走,那奄奄一息的男子却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翻身拖住了她的裙角,睁开肿胀不堪的双眼,望着相思哀求道:“别走,救救我,救救我,我一定洗心革面,从新做人……”

杨逸之轻轻拂开他的手,拉起相思就要出门。那男子却在地上爬了几步,嘶声道:“鬼母食小儿无数,佛祖尚且许她向善,我虽十恶不赦,却求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那么悲凉,宛如一头濒死的野兽,在做着最后的呼告。

相思的心骤然紧缩,她挣脱了杨逸之,拿起玉瓶就要回头。

杨逸之拦住她,正色道:“你可知道,所有的血液都要回渗入你的体内?”

相思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

杨逸之叹息了一声:“你可曾知道这个仪式的意义?”

相思摇了摇头。

杨逸之道:“瘟疫本是一场天罚。你要将他们从天罚中救出,所有人的罪责便要由你承担。”

相思看了看房中的男子,又看了看床上的童尸。

她不是没有犹豫。这个男子已是病入膏肓,全身的血液都已腐败,她却要将那恶臭浓黑的血注入自己的体内……

更何况,这血液中浸透的不仅仅是疾病与肮脏,还有罪恶与凶残。

这是一个杀人如麻,生食人心的恶魔!

若在平日,她看见这样的恶魔害世,也会忍不住仗义出手,为民除害。

但如今,这恶魔却不过也是一个在痛苦中绝望挣扎的病人而已。

杨逸之叹息了一声,轻声道:“只救可救之人。”

相思抬起头,夜风轻轻吹拂在她脸上,将温度点点带走,她全身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救还是不救?

她并不是一个城府深远的女子,她所言所行,更多出自心中天然而存的一点善良。一种因他人的痛苦而落泪,因他人的快乐而欢喜的本心。

然而,这份善良在此刻竟然已无能为力。

持着屠刀的恶魔,却也是在病痛中挣扎呻吟的生命。她怔怔地看着他,似乎不知如何是好。

那人的声音渐渐嘶哑下去,眼角浸出泪光:“救我……”

她深深吸了口气,眼中恢复一丝决断:“我要救他。”

杨逸之并未回答,静等她说下去。

相思看着那人,轻声道:“我只是突然想起,如果我是他,是一个做过很多坏事的恶人,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曾经的力量、权势都已消失,只能在痛苦中绝望挣扎时,会不会想起很多不曾想过的事;会不会希望路过的人能停下来帮我一把;会不会真诚的忏悔以前的所为;会不会因路人的冷漠而再度对这个世界绝望、再度泯灭良知;会不会将最后的他的失望、怨怒都将化为对改恶从善的嘲弄,再度进入轮回,种下下一世恶行的因缘……”

相思看着杨逸之,脸上透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或许,世间并无不可救之人。”这笑容有些疲惫,有些悲伤,却再也没有了犹豫。

世间并无不可救之人。

杨逸之没有反驳。

虽然他早年流落江湖,尝尽了世间冷暖,见惯了黑暗、污秽,但他心底深处,却也一直相信这句话。

世间并无不可救之人。

却没有想到,这个出身显赫的少女,竟是他难得的知己。

春日迟迟,草长莺飞,君子沐于春台,感花叶飘零,彩云流散,鼓琴而作,乃有怜惜众生,愿其常保青春之意。故闻奏《郁轮袍》者,不杀,不怒,不怨,仁爱忠厚,惠及草木,借春之勃勃,惜天下之生灵。

这曲《郁轮袍》之意,其实并无需由他来教给她。

两人在荒城最肮脏、阴暗、贫穷的街道中穿梭,一点点采集被遗弃的居民的鲜血。

在这里,她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

许许多多在旁人眼中,无可救药的人。

有一个男子,在疾病的折磨下疯狂,不断毒打着守候左右、不忍离去的妻子。

有一个母亲,在反锁的木柜中,偷偷舔食着私藏的馒头。而她的两个孩子都已饿毙在柜门外。

有一个老妪,在每一具尸体前痛哭,扮作死者的母亲,目的却是悄悄搜走他们最后一点财物。

……

所有的血液,无论它们的主人善良还是罪恶,贫穷还是富有,低贱还是高贵,最终都汇聚到她手中那洁白无暇的玉瓶里。原本深浅不一的血色最终融会一体,再也看不出分毫差别。

无论曾经如何,如今的荒城居民在相思眼中,只有一个身份。

可救之人。

东天终于露出了一丝青光。

相思累得几乎站立不住,却还是在朝阳升起前回到了药鼎前。

重劫依旧坐在巨大的石座上,似乎已从方才的虚弱中恢复,几乎及地的银发在石座上散开,仿佛一双静默飞翔的羽翼,将他整个人衬得苍白而妖异。

在某个所有人都看不到的瞬间,他优雅的风仪完全隐没,隐藏在面具后的笑容显得如此阴沉,饱含着对这个世界刻骨的怨恨。

此刻,他就宛如一个簇拥在满天白色中的妖精,那垂地的银发就是他手中的丝线,隔空操纵着人间的一切痛苦,看着人们在他的牵线下,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将一切自私、丑恶暴露其中。从而在他们的挣扎、呻吟中汲吸到最恶毒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