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得道多助(第2/2页)

这一堆穷苦人家的孩子赌的很认真,但他们赌的却不是钱,而是一颗颗的呢丸。用泥土搓成龙眼大小的圆球,再哂干了,才成为一颗颗的呢丸。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不费钱,但是费功夫。泥丸要搓得圆,表面要光滑,哂得干,而且还要不易破碎的黏土团成的才作数;虽然一般人很难识别,但每一个小孩子却能瞧一眼,立刻判定是否合格。

这种泥丸本是用手指弹发,滚进几个挖好的心坑洞中以较量胜负的;但那只是一些较小的儿童们才以此作戏。十一、二岁的少年顽童觉得不够刺激了;他们喜欢学大人,捡来大人不要的赌具,呼么喝六,对赌起来……杜英里含看笑望看这群孩子们,心头充满了温暖,因为这正是他童年生活的重现。

这些孩子失于家教,一丁点大的年纪,却在学成人的恶习聚赌。这不是件好事,但是却值得同情。他们的父母要忙于生活,无暇管教,也没有能力送他们进学;要他们去做工,他们还太小,家里关不住,只有听由他们出来嬉荡了。

杜英豪的出身并不好,完全跟他们是一样的,所以他也很想参加他们,重温一下旧梦。

看了一下,终于忍不住道:“我也来玩几手。我作庄,你们来下注。”

孩子们看看他的衣着,似乎有点难以相信。

杜英豪把一颗骰子抓起来,迫不及待地道:“来!来,你们下注,我做庄家,我们赌赶猴儿,我先掷……。”

杜英豪参加赌,那些孩子不反对;他要当庄,也没人反对;只是有一个孩子问他:“你有泥丸吗?”

杜英豪不禁直了眼,他家里还有不少儿时存下来的泥丸,他用几个竹筒盛看,藏在土地庙的牌匾后面,没事时还拿出来数数玩玩。他虽已成长,童心却未失;但他出来打天下,却没带看那些玩意。

孩子们纷纷反对了:“你要是输了,拿什么赔我们?”

“我花钱买行不行,一个大钱买一个泥丸。”杜英豪试探看问。

有时,孩子们输光了,而身上恰好也有两个大钱、也有以钱易丸的交易;一个大钱至少可以买几十个泥丸呢:杜英豪现在有的是钱,他倒不小气。

那些孩子一听都乐了。这么好的条件太难得了,但是他们中间也有很精明的,看准了杜英豪急于参加,这是个赚钱的机会。

“行,只不过你输了,要赔我们钱,赢了只能吃掉我们的泥弹。”

杜英豪拾起了骰子,毫不考虑地道:“行,快下注。”

孩子们纷纷下注了,有的三颗有的五颗。

杜英豪第一把掷了个四五人,统杀,赢进了一大把的泥球。

孩子们加重了注子,反正这是不花钱的,只要费工夫,而他们却有的是空闲。

第二把,他掷了两个六,另一颗还在滚,眼看看另一颗也要翻成六了,那就是豹子,又可以统杀。

但那颗骰子太旧了,角都磨圆了,所以多翻了一下,由六转成了么。“一点!”孩子们欢呼,杜英豪却叹气掏出钱袋来,一五一十,数铜钱赔注。

就这么鬼混了将近半个多时辰,杜英豪终于把最后一颗泥丸也给赢了过来,但却输了好几吊钱。

他也有个规定:孩子们押泥丸,他赔钱;但孩子们如果押钱,赢了他就赔泥九。

有些孩子们的呢丸输光了”却揣了一兜儿的钱,看见同伴们还在玩,未免有点心动。

但是一颗泥丸一个大钱,这代价太高,何况押下一个大钱输了照吃,赢了只能换回一个泥丸,那人不上算了。他们没有这么大的身家,也没有杜英豪这份豪情,所以忍住了;最重要的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赌瘾,所以还能收手。

杜英豪带了一口袋的呢丸上马走了。他心中很快乐,虽然那些孩子们以为这人是疯子,用十几吊钱换了一大袋子的呢丸,但杜英豪却认为很值得;他不但重温了一下旧梦,更给那些孩子们一个磨练。

见好就收,及时抽手。

久赌必输,这是一定的。有人在小胜之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才又将自己的身家陷了进去。

杜英豪让他们胜了后拾不得再赌,当时虽然心痒万分,但是只要熬一下就过去了,然后他们就保有了那些钱。这个教训是很难得到的,也很少有第二个傻瓜肯用这种方法去教育别人的。

杜英豪相信这十几个孩子长大后,如果再混到赌钱的机会,一定会想起他这个人,想起这件事。那时,他们应该会懂得他的苦心,不会再沉缅于输赢了。

一个赌徒,只要有一次能收得住,以后也会收住了。让他明白这一点,这十几吊钱所收的代价就太大了。

那一袋泥丸他原想随手丢掉的,只因为那些孩子们在看看,他才带看走了。假如他在他们面前去了,他们一定会去捡回来,说不定又赌了起来。

他们每人有看几百钱。这是一笔很大的财产了,一个钱一串糖葫芦,可以吃上一、两年呢一。

他要他们设法去花那笔钱而忘掉了赌。

所以,他一直骑马出了村,才把泥丸抓了一把把的洒向了一边的高粱田里。

那不是一个有心的动作;然而,他却听见了有人呼痛声,也有人纷纷退后逃跑的声音。

03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