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混入王府(第5/6页)

但是那位管事大奶奶太欺负人了,我们夫妇还没有一定答应受聘到王府去干活呢?她就对我吆喝起来了。咱们家谷平在家里也是个进过学的相公。又不是去卖身投靠,干嘛要这一套呀!所以我们俩口子商量的结果,得还是吃江湖饭的好古如萍这时也端了起来道:“正是这话,王老爷子您也许因瞧过我们的玩意儿,我们虽是没办法,走上了这条江湖人不齿的本路。但我们却不是一般混吃骗唱的江湖入,手底下多少有几套真玩意儿!我们若是肯将就。

混个教拳护院的还有人争着要呢!无非是为了贪图一点自由才干上了这一行……”

王丁泰的涵养还真好、以他的赫赫盛名、听着这一对没没无名的夫妇信口吹嘘,居然毫无愠色。

但王丁泰还陪笑道:“老朽没拜识二位的功夫,我那外甥女儿可瞧了两天了,她是不轻许人的。当然也是因为二位确实有真才实学,才想借重的,上午的事是阿喜没说清楚。瑛姑知道了,已经好好地骂了她一顿,特央老朽再来奉邀二位!”

古加萍看看上官玲,她也做作地思索了一下,然后道:“老爷子您看人家这么对我客气,我们不能不识好歹的。可是有一样,那天晚上姨奶奶也没说清楚,我们家谷平到王府去当差,到底是个什么身分?

王丁泰一征道:“谷家娘子,这倒使我难以回答了。王府中若正式用人,须由宗入府和内务府选派,那是另一番手续,也是朝廷正式授品级的项戴官员。”

上官玲笑道:“这个我知道,我家谷平进过学,只是一名秀才而已。没有中过举,自然不敢奢望正式当官老爷。”

王丁泰道:“其实那倒不难!混个几年,只要会做人情,肯花几个钱,在内务府里先补个缺。捐付顶子,再由王府报请开发实缺,那也是很普通的事,只不过初去乍到王府可就不行。”

上官玲道:“我说的也不是那条路。”

“要说身份,只有一条路,至与不经内务府,算是王府私下雇聘人委,那是没什么身份的。”

“没有身份,总有个称呼,像管帐的师爷可以称先生,使唤的小婢却只能做下人奴才了。”王丁泰笑道:“谷家娘于原来争的是这个,你尽可放心,我们谷老弟既然进过学,文武双全,总不能委屈他做下人呀?王府聘他的是教席先生。”

古如萍道:“啊!教席先生,教什么人?”

工丁泰道:“鹰王没有世子,他本人封爵挂帅,自然不必再受教了,老弟教的是舍甥女等一干女弟子,她们已过了读书的年龄,而且兴趣也不同,学些什么可不知道,反正老弟博学多才。哪一行都能教。”上官玲笑道:“这倒是选对人了,我家谷平是百艺俱通,百样稀松。”

王丁泰道:“谷家贩子说笑了,不过王府中教习先生很多,并不见得都是来教学生呀!”

上官玲道:“那么我去了又干什么呢?”王万芬道:“也是教席,教授舍甥女练武。”

上官玲笑道:“王老谷子,您别开玩笑了,鹰王府的姨奶奶们号称十二金钗,个个都有一身精绝的武功……”

王丁泰笑道:“艺有未尝经我学,总不能百技俱通,大象切磋一下,总有进益的;再说谷家娘子是老朽推介的,也不能太委屈你呀?”

上官玲笑道:“您这么一说,更叫我不好意思了。”

王丁泰也笑道:“现在大概二位肯屈就了吧!老朽亲自陪二位前去,老朽的车子就等在门口。”

古如萍这才道:“这太不敢当了,怎敢麻烦老爷子。”

“应该的,应该的,早上是老朽恰好有事抽不开身去慢了一步,否则也不会有那些不愉快了。”

在王丁泰的恳邀与力促之下,古如萍两口子总算又上了车。

他们只带了随身的衣服,其余那些卖艺的象当,王丁泰说带去王府不便,不如寄放到他镖局去。

到了鹰王府,王总镖头的面子似乎大多了,车子直入内院,瑛姑也亲自出来迎接。向他们道了歉!

当时就召来了王府的总管当面下聘书,句有一项小麻烦,在手续上要填写一份简历表的。

谷平倒是毫无犹豫地提笔直书,看他的一手字还真不赖。

他自己这个谷平例是货真价实,确有其人,是他在江湖上的一个好朋友,也于去年远赴大漠游历,一时不可能回来.所以他可以放心地借用这个身份。

但是上官玲这边,他只有胡诌一些了,写完之后交给瑛姑。

瑛姑一看微微皱眉道:“谷先生,尊夫人姓玉?汉人可没这一姓的,她的娘家是在旗的?”

古加萍笑道:“回夫人的话,我这女人名叫玉玲四,可不是姓玉,她的真姓名是什么可没人知道。她是三岁时,被她师父在路边抱来的,见她长得雪白聪明,就取了这样一个小名儿.以后就随着她师父的班子,浪迹天涯。她学会了这身杂耍功夫,但始终没个姓名.现在她跟着我,倒不妨冠上了谷字为姓。”

他提笔要加,被姑笑道:“不必了,我只是因为这个玉宇,怕她是旗人,因为用旗人,要在内务府注籍的。这不合我们私聘的手续,所以我要问一声,好了,现在手续办过了!二位就是这府里的人了,一两天内,总管会给二位送上腰牌来,二位就方便在京师走动了。”

古如萍装作不懂地道:“现在我门也很方便呀!”

瑛姑笑道:“你只是在外城活动,内城都去不了,而我们却经常要借重先生的帮忙上内城去的!”

“夫人,我上内城去干什么?”

瑛姑道:“我们跟内城一些宅子里的官眷们时常有往来,总是下下棋啊.门个诗间什么的。我们王府里这班姐妹老是输给人家,现在有了先生,总可以跟人家较量较量一番,比个高低啦!”

古如萍自然知道这不是真心话,他必须表现得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灵巧人物,就不再深究了。

瑛姑对他们这两口子倒是挺礼遇,特地吩咐把内宅侧门的一所小偏院清出来给他们夫妇住。那所院落是独立的。有三间屋子,一边是假山.一边是高外墙角,独门独院,既清静又偏僻。但是限瑛姑她们所居的后宅倒挺近的。有什么事,派个人在侧门叫了一声就行。

待遇说好了,夫妇两人每月薪棒二十两,四季新装一袭,三节例敬,比同府中其他执事人员。

一日三餐,有大回府派专人送到,但院子里还有一间小小的橱房,嫌大锅革不好时。可以自己弄个什么合已荣。

瑛姑还笑着道:“谷先生,我们也是吃大厨房的菜,菜色也不差,就是口味略差了一点了。因此我们姐妹中有几个爱吃的,常上你们那个院子里厨房弄点私房菜吃吃。你也别去管她们,由她们自家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