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妙手解惑(第2/4页)

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白梅才栅珊来迟。

卢全接着他笑道:“先生昨夜愉快否?”

白梅先生道:“我在八胡同月仙那儿过的夜,妮子长得不错,人也妖饶多情,不过我明白,她是为了钱才巴结我这个老头子,完全是虚情假意,所以我也不自作多情。”

“先生是否有意金屋藏娇呢?”

“算了,偶而逢场做戏则可,真要弄到身边就没意思了。

“第一,她不会中意我,用势好也,用钱也好,逞强弄来就没意思了。

“第二,我老头子手中有钱,想要女人时环肥燕瘦任挑,何等潇洒愉快,何必弄了个固定户头受罪。”

“哈!哈!妙极了,想不到先生如此潇洒豁达,不知道先生药材采办齐全了吗?”

“全了,今天就可以开始杀虫灭卵。”

他吩咐把药搬到地窑附近,然后把闲杂人等赶走,然后用一口大缸把研碎的药末放进缸中,底下用火架起干焙,药末开始散出一股奇特的香味。

他再用盖子把缸盖紧,盖上开了个洞,接起一根根的竹管,通到藏金的地窑,使里面布满了气味。

卢全在旁边看着,倒是十分放心,因为竹管是从地窑的通气口中输人,铁门还是重锁,依然十分安全。

只是到了第二天,他就欲哭无泪了,将近千名的锦衣卫突然包围了那座别墅,见人就抓。

虽然同具有官方身份,但是这次的锦衣卫由内廷总监郑和亲自率领不说,还带了永乐皇帝的手谕,特准抓人,连亲王都照抓不误。

大批的病者尚未痊愈,软弱无力,毫无反抗地被捆了起来,然后他们又寻着那股异香找到了地窖,破门发现那些金砖后,卢全就知道自己完了。

汝国公梅玉具本上奏,进京缴纳掳获的海盗战利品。

他带了很多证据,包括了账册以及那些海盗跟各国朝廷贵族的往来文书,有用外国方正字书写的俱找通译译成中文。

这些文件都证明活跃于西南及中国沿海的海盗,都是各国朝廷或贵族暗中支持的。

这些证据以及俘虏的口供—一摊开在朝廷上,永乐帝悖然大怒,把在同文馆中的各国使臣立即召来,叫他们自己看证据去。

这些使臣都是由西南各国派来的,他们来向中国皇帝抗议控告大明派驻西南夷的都护使兵马大元帅抢掠了他们的商船,杀死了他们的海员。

哪知道梅玉留下了一些重要的俘虏,先一脚交给第四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带回了京师,密禁在锦衣卫,这时连同各项证据一并呈上。

永乐大帝痛骂他们自己做贼,还敢有脸来告状。

那些使者个个脸色大变,当初只以为船只被抢,人员都死光了,只是梅玉的黑吃黑,所以才敢来告状。而且也是潞王朱槿的支持,策动他们想扳倒梅玉,削弱郑和的外援势力。

没想到梅玉还留下了证人证物。

他们不敢说知情,只能辩说是奉了本国王旨意前来控告,其他情形一概不知,只有把这些情形回禀国王后,再对大明作一个交代。

事实上也只有如此。因为双方距离都太远,相去不下万里,想打仗都不可能,当然也谈不到谁征服谁的问题。

有邦交,最多允许商船靠个岸,没交情,最多不做生意,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永乐皇帝自然了解到这一点,再者,这些使者们是走通了两位御史的门路,上表弹劲梅玉,他才问一问。

看到梅玉进献的巨大金额的战利品,那两位御史已经知道不妙了。

他们同样地了解到皇帝用钱心切的脾气,梅玉能提供这么大的一笔财源,哪怕他真的是劫了外国商船,皇帝也不会怪罪的。

更何况梅玉提出了证据,证明只是清剿海盗呢!

还没等那些使者退出去,两位御史已经惶恐万状地上阶请罪,说他们受了蒙蔽,不明内情,误提劾章。

皇帝也很绝,听他们自承该死,立刻就下旨,当廷摘去了冠带,下在天牢,等候秋决,连大理寺审讯的那一道手续都免了。

这是皇帝万分震怒的表示,当皇帝作此决定时。就是铁了心,再也无可改变了,因此,也没有人敢上去为那两位御史求情了。

最难堪的自然是潞王朱槿了,这两名御史大人都是他的死党,东厂查到的案子,都是交给他们去弹劲,他们也摆明了是东厂的打手。

弹劾梅玉,也是东厂的授意,否则他们在京中,如何能知闻外间的事。

可是这次弹劾错了人,东厂却不敢为他们出头了。

这使得东厂那一党的人很泄气,他们依附朱槿,无非也是攀缘权势,求个靠山的。

但是出了事,朱槿却无力担待,使他们看出朱槿的软弱自私之处。

使他们都寒了心。

正当他们想法子要脱离朱槿的圈子之际,京师又传出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潞王的被执下狱。

潞王是在他的王府中被郑和带兵包围,当堂被抓,下在狱中的,而且也当堂被抄了家,家人全部被扣。

同时潞王所辖的东厂,有三位大档头和七位二档头被同时扣押入了狱,再加上三档头和番子等,大大小小有百余人入狱,使得东厂的人有一大半入了监。

皇帝特下旨令,让内廷总监郑和为主审,另外指定了两位亲王,两位国老为陪审,审判东厂劫盗西南夷都护使梅玉解送呈献给朝廷巨额黄金的案子。

由于劫盗的数额高达黄金一千万两之巨,案子实在太大。

而郑和已经把一干有关人犯,全部逮捕在案,黄金也在潞王的别墅中取出,证据确实。

黄金还由扬州总督衙门派了一员副帅护送,在济南附近被劫,梅玉事前即已声明这批黄金将进献朝廷。

动手的是东厂的人员,虽然那几位主事的大档头都说是自做主张,没有得到潞王的指示。

但这番供词太牵强了,东厂有大半人都参与了。

而且劫走的黄金,又藏在潞王私宅,说他不知情,恐怕连三岁小孩都不会相信!

皇帝自然不是三岁小孩子,何况搜查东厂的办事处和审讯有关人员后,又查到潞王打击异己,捏造证据,陷害无辜的许多情节,至少有六名官员,是因为与潞王不和,被他指示手下,兴起冤狱而整垮了下去。

那六个人还都在狱中,家产被抄,只有一小部分入了官,大部分被潞王和东厂的人入了私囊。

这使得永乐皇帝更为愤怒了,立时下旨将在狱中的潞王赐药自尽。

三位大档头流放边站服苦役,终身不得赦回,其余大大小小牵连在案者达到两百多人。

梅玉的官又加品了,由三等公晋封为一等汝国公,荣耀也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