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针锋相对(第4/5页)

帐下的吴文桂答应了一声,拔出腰剑,踏前几步,手起剑落,将段金莲挥成两截。

金花门的那些弟子们吓得腿都软了,惊呼瘫倒在地,吴文桂却对她们很熟,伸手抓住一个女郎的头发,掷在梅玉的案前道:“启禀元帅,此女名叫文赛花,是段金花的大弟子,专司文札和联络事项……”

梅玉点点头道:“很好,文赛花,你是段金花的心腹弟子,想必知道她的行踪和金花门的机密的,现在本帅给你一个机会,你是要像段金莲一样地被处死,还是招供一切后去掌理金花门的门户。”

文赛花吓得瑟瑟直抖,颤声道:“元帅饶命,元帅饶命,民女实在是不知道段金花到哪儿去了。那天元帅和吴将军冲出去后,她就失踪了!”

“你!这一部分不问你,但金花门的目的何在!你总知道p巴?”

“这个倒是知道一二,段金花一直想独霸苗疆,因为顾虑到万蛊门的存在,所以才一心想对付万蛊门,她甚至于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到安南去,给安南王当姬妄……”

梅玉心中一动道:“这跟她独霸苗疆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安南王也是个不安分的人,她的两个女儿很得宠,她们互相合作利用,安南王答应用武力帮助她,代替韩家姊妹成为苗疆各族的总降头师,她则在达成目的后,号令苗族子民,帮助安南王一统西南夷!”

梅玉冷笑一声道:“他们的胃口倒是不小。”

文赛花道:“段金花在苗疆问已经布下了很多暗中势力,如果有安南王的帮助,对付万蛊门主,倒是颇有把握,她却已经筹划好了,偏偏不巧的是元帅在此时来到……”

梅玉道:“本帅对她有什么妨碍呢?”、文赛花道:“安南王在目的未达前,不敢明目张胆地派遣大军前来助阵的,他只能派遣一些宫中的武士,乔装成苗人,先在苗疆夺权,而元帅则经过西南夷,如若境内发生较大规模的武斗,一定会加以干预的,所以她才要对付元帅!”

“那又为什么要把本帅引去见韩家姐妹呢?”

“韩家姐妹祖先跟大明皇帝是世仇,她们对大明派来的军官也深恶痛绝,段金花原是想利用一石二鸟之计,叫她们去对元帅的……”

梅玉哈哈大笑道:“这一点她可打错主意了……”

“是的,她也没想到韩氏姊妹反而会托身元帅,一计不成,只有再度对元帅下手了!”

梅玉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前些日子,是不是有安南的使者来到?”

“是的,段彩云和段彩霞派遣了一个人来到,她们就是段金花的女儿,在安南王身边当妃子的,她们经常遣人来跟段金花商计事情,那些事情十分机密,我们都不知道内容,只有那个被杀的段金莲较为清楚。”

梅玉冷哼一声道:“那么她死得一点都不冤枉了,文赛花,现在由你来执掌金花门……”

“元帅,民女实在没这么大的本事,而且那些弟子也不会听民女的!”

“她们听谁的?”

“只有段金花和段金莲才能号令门下弟子。”

“若是本帅对你全力支持呢?”

“这个……民女还是没办法,民女保管的只有一份名单,既无掌门令符,又不懂得禁制方法,实在无力去约束门下弟子。”

“每个弟子身上都有禁制吗?”

“不是每一个,重要弟子身上才有,他们分散在很多地方,自行召集门人,招收弟子,接受总坛的命令。”

梅玉想了一下道:“那就没有办法了,你把名单交给万蛊门吧,由韩家姊妹来接手,这并不是我干预到民间的帮派门户内务,而是你们都懂得施放蛊术,若没有个管制,流毒人间,问题可大了!”

韩玉玲和韩金玲姐妹被召了前来,当下就由梅玉指定了韩金玲摄令金花门主,总算把苗疆两个施蛊炼蛊的门户合而为一了,段金花仍然流落不知何方,梅玉相信她多半是逃到了安南去奔她女儿了。

大军继续向西南进发,而暹罗王夫兼圣光寺护法大元帅方天杰也在暹罗挑选了五千名精军,随后也跟上来支援,安南和交趾女王心中有数,梅玉和方天杰的大军是开去征伐他们的,尤其是交趾王夫蓝绍光,心中特别明白,梅玉是为了他而来的,因此那两处地方,几乎是集中了全力来备战,他们所能召集的兵员,居然有十万之众。

其中安南八万,交趾两万,这十万都是久经训练的精兵,概由蓝绍光统一指挥,明白地表示了抗拒之意。

以十万大军来抵挡一万人的战事,摆明是大吃小的情势。梅玉似乎没有胜算可言,但梅玉却悍然无惧,阵兵边界,等侯方天杰率逞罗军前来会合,然后准备挥师直进。

而交趾的大军也开进安南的都城西贡,准备在西贡城外的那片大平原上,与梅玉决一死战。

联军统帅蓝绍光本身虽然不懂得用兵,他的帐下谋士倒颇有人才,这是个占尽优势的谋略。

阵兵城中,利于固守,给养补充无虞,战场辽阔而平坦,不怕对方用险奇袭,敌寡我众,这是稳赢不输的战局,相反的,对安南有利的条件,对梅玉就大大的不利。

但梅玉也不外行,他同样地看出了敌我之间的强弱之势,他的兵能征惯战,但不能够以一当十,何况就只能以一当十,也只是个平手之局。

所以,他把大军驻扎在一个山头上,离预定的战场有二十多里之遥,山势很险,只有一路可通,安南的大军无法由这一条路猛扑,就在这儿等机会,等到方天杰的兵到了之后,守势更稳固了。他打的竟是个耗的主意。

由于他据的那座山后是丰饶的平原,城镇很多,他也不怕补给中断。

这一手倒反而使城中的蓝绍光感到不安了。他没有想到梅玉在迢迢千里行军远征之后,居然能定了下来。

预期在梅玉的军队进入平原后,挥众猛扑的计划受阻不说,那些优势条件也渐渐消失了。

他带了两万人来,却成了十万人的统帅,结构上就显得矛盾,安南将领多半骄悍桀骜,眼中没把这个元帅看得有多了不起。

再加上安南国王胡奇天天催他挥军出战,他也试过,派出了一千人的突袭队想抢攻上山,结果在山路上就被滚石急管打得落花流水,溃散逃命,回来的不到二百人,这一千人是他自己交趾的子弟兵。

审度一下情势,抢攻非为不可,但至少要发动两万人,一半由山路上不惜牺牲,源源不绝地猛攻,另一半人则要冒险由山岩绝壁处攀缘进击才有机会。

安南国王胡奇也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却不同意由安南的士卒来担任,意思是要由交趾的两万人全部出动,担任第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