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第2/3页)

五个人慢慢地循着路前进,慢慢地来到了村屋前,却见一个中年汉子迎了出来,见了他们,也不十分惊奇,只是问道:“各位是从中华来到此地的?”

梅玉道:“是的,在下姓梅,现封大明汝国公!”

“大明!是朱元璋所设的朝廷吗?元朝鞑子呢?”

梅玉知道他们对中原的情形一定很隔阂,乃道:“洪武帝力平各路人马,一统天下,天下重归华夏,国号大明!”

那人笑道:“兄弟来此之时,朱元璋还只刚从郭子兴的手中分脱出来自立,那时,我们就认为他最有希望,果然他得了天下,算起来已经是四十多年了!”

梅玉道:“这四十多年,阁下一直都在此地吗?”

那人道:“是的,在下文廷玉。”

“文廷玉,那么先生是文昌平先生的什么人?”

“是家父,现在恐怕要称先父了,因为在下来此之时,家父已经快五十了,现在如若安在,该是九十多了,这四十多年来,在下一直未得他老人家消息。”

梅玉深深叹息了一声道:“文昌平先生后来曾投入先帝洪武爷摩下,讨元扫荡有功,追散骑常尉,官拜撞关镇守使,但不幸于十年前病故于任上。”

文廷玉脸色一阵黯然,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哀伤,可见这个消息对他己不算太突然,只是证实了而已,他只是问道:“各位因何得知在下与先父文昌平会有关连?”

梅玉直接了当地道:“因为昌平先生曾将有关忽必烈藏珍的事情,告知先帝洪武爷。”

“各位是来寻宝的?”

梅玉道:“不是我们来寻宝,是大明朝来取宝,这位是大明征西大军总监郑公公,他率领了三万大军,乘了一百多条大船,都停泊在马六甲外海,然后我们再率军前来……”

“不错,大军现驻在山下,我们先带了一部分的人进驻大汉山,因为根据昌平先生的报告说,忽必烈藏珍体积并不太大,不需要太多的人!”

文廷玉道:“国公对忽必烈藏珍始末清楚吗?”

“清楚,令先君对这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这是元代在西洋各国所掳获的珍宝,在运回中国的途中遇风被吹到此地,护送大军俱皆损失,只有五名汉人护卫生还,昌平公即其中之

文廷玉道:“阁下既然知道了来龙去脉,就明白这笔藏珍不属于任何私人所有?”

郑和立刻道:“是的,所以昌平公才献之朝廷。”

文廷玉道:“先君他也无权对藏珍作任何处置!”

郑和道:“不错,昌平先生在先帝的支持下,遍访了当初的五个人,取得了他们的同意。”

文廷玉深注着他道:“取得每一个人的同意吗?”

郑和只有望望梅玉,梅玉道:“详细的情形,由于当事人俱已物故,无从推考,但是昌平公的确已将取得藏珍的一应条件都搜集齐全,献于朝廷。”

“阁下可知道所有的条件是什么吗?”

“知道,藏宝图已凑全,知道宝藏在飞凰石下,凤头右侧的石洞宝库之中,有三道铁门锁住。”

文廷玉道:“那三道铁门所用的锁系由一名南方的巧匠所造,除了原配的钥匙外,一概无法开放。”

梅玉道:“我知道,不过昌平公已经将龙虎凤三柄钥匙的图样都搜齐了,我们已经配好了钥匙。”

文廷玉突然叹了口气:“这儿一共有三户人家,在下来得最早,张志远迟我两年来到,另一个席久之则在三五年前迁此,他们都是昔时藏宝五人的后人。”

梅玉不知道他何以提起这些?

文廷玉道:“我与张家的子弟是因为避乱而来,同时也为前人看守藏珍。而席久之前来,则是为了他的父亲席长亭为人暗杀,所藏的龙形钥匙图形则不知去向,他是在这儿等凶手的。”

梅玉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令先君昌平公已身故,他是如何取得钥匙图形的已不得而知。”

文廷玉叹了口气道:“不过现在已不重要了。当时,席久之推测想必是原来的五人之一,因为只有这五人才知道藏珍之秘。”

郑和道:“这倒不一定,像你们这些做子女的也知道了,任何一个知情的人都可能起异心的。”

文廷玉苦笑道:“不过照情形看,倒是先君他的嫌疑最大,因为是他把整个机密泄之于朱元璋的,自然也可以邀功去算计其他的人。”

姚秀姑忍不住道:“你这个人怎么对自己的先父如此不敬呢?”

文廷玉又是一声苦笑道:“我离开先君那时才只有十岁,是由先母携带前来的,对于先君是如何一个人,先母却知之甚详,事实上先君一直就是在动脑筋设计其余的几个人,先母就是与他意见不合,不齿他的为人,才愤而离开他的,所以要住到这儿来,就是想守在此地,不让先君取得藏珍。”

梅玉微异地道:“这是为什么呢?”

文廷玉道:“这是为了后世子孙计,在下共有兄弟七人,在下最幼,上面还有六位兄长,有的己曾授室,我们家在家乡已薄有田产,足可渡日,不必求发财了。”

郑和道:“令堂大人倒是颇有远见,据咱家所知文昌平身后积财颇多,但是子孙却不太守得住,已经败得差不多了。”

文廷玉神色微动,轻叹道:“还好只是败落而己,如果寒家的人得到了藏珍,恐怕还会落得家破人亡呢!”

梅玉听他似乎在有意避开话题,忍不住问道:“文先生,我们是奉旨前来取宝的,藏珍是否在此?”

文廷玉想了一下才道:“这个问题兄弟无法回答,根据先人的说法,宝库似乎在此,可是我们没有打开来看过,不知里面是否有藏珍。”

“是没有打开过?还是没法子打开?”

梅玉又追问了一句,文廷玉神色又动了一动,才叹息着道:“在席久之来后,我们曾经尝试过去开启宝箱,他凭着记忆去打造了一柄龙形宝钥,试图打开第一道铁门,结果因为尺寸不对,门倒是开了,但是却触动了另一项机关,触发了埋藏的炸药,把宝库震坍了!”

梅玉一震道:“宝库震坍了,这是怎么说呢?”

“宝库是在飞凰石的山腹中的,爆炸之后,整个宝库陷入山腹中;被几百万斤的大石所埋。”

“无法再挖出来了吗?”

“我们三家所有的老小人口,合起来不过三十余口,那个工程太大了,我们实在无力为之,只有住在此地,用荆棘围住了四周,不叫人前来,一住不觉二十余载。”

“你们从没有出去过?”

“可以说没有,外面也是蛮荒之地,我们每年只派两个人出去,购买一些食盐布帛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