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节外生枝(第4/5页)

“好了,我们投宿在街尾的利泰客栈歇足,用的是俞梅的姓名,那是我们约好的,等有了消息,再做商量!”

姚秀姑的经验老到。事先已经提防有变,她和梅玉都以另一个身份,在附近另辟了一个宿处,两个人只要了一个单间,称是夫妇。

这种障眼法一路行来都没有遇到麻烦,没产生作用,但今天却用上了。

他们回到了利泰客栈,歇下不到两个时辰,首先是地方上官府找来了,由于他们在客簿上登记的日期是和镖车同一天到达的,搜查的人没想到他们会同时辟两处住所的,只问了店中伙计几句,也没进来打扰他们。

入夜,他们两个人一个睡在床上,一个在地下打地铺。

梅玉歉然地道:“秀姐,很抱歉,连累你们了,他们要防备的是小弟,我想小弟单人上路,秀姐再去找吴大魁,凭江湖道义向他讨镖,他会归还的。”

姚秀姑苦笑道:“兄弟,你还是要到云南去?”

“当然了,这是帮助皇帝复辟的惟一机会,他愈是阻止我去,就证明机会越有可为的。”

姚秀姑道:“兄弟,你肯不肯听我一句话!”

“秀姐,有话你尽管说好了!”

“假如你此刻溜开了,他们更确定你是另有目的了,不但沿途会加强拦截,甚至会守在云南,加强对沐公的压力,使他不敢见你。”

“这个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沐英上了年纪,最近常闹病,国公府的大小事都由世子沐荣在管,他的态度如何你恐怕无法肯定吧!”

“他来京几次,跟我私交颇驾,跟皇帝也有交情,是个性情中人。”

“不过支持建文起兵勤王,兹事体大,一般的交情是否可靠就难说了,我不反对你去,但是不赞成你一个人去,要到云南,你就必须跟镖车一起去。”

“有我在一起,镖队也走不了。”

“这你错了,你既然是镖局中的镖头,护镖才是你当务之急,假如你跟我在一起,全力护镖,尽你镖客的职责,他们可能不再怀疑你了,只要你脱身一走,他们才会对你此行特别重视。”

梅玉默默无语,姚秀姑又道:“如果你身负要务,自然是急着脱身,对方的防范也更严,实在找不到你,转而对沐公下手了,那不是更糟,所以我认为你要想到云南,就暂时丢开你身上

的要务,全力护镖。”

“官方已经插手了,我们还能抢救镖货吗?”

姚秀姑笑道:“大理段氏的那支镖并不需要人保护,交给我们,只是一种酬惠的意思。

这支镖不怕丢的,必要时我可以找段王府的人出面,摆脱官方的干预。至于吴大魁那儿,他也不敢太留难的。这次的事情是他理屈,我可以邀请道上的镖行同业来跟他理论。”

“这一来事情不是闹大了?”

“兄弟!那不单纯是你的事情,这牵连到漂行与绿林道的默契与约定,你不在这一行,不会懂的。”

“谁说小弟不在这一行,小弟不是广源的镖头吗?”

“那只是对司太极的说词而已。”

“可是吴大魁也听见了,这就等于是公开宣布了。”

语中之意,是表示他已经接受了姚秀姑的劝告,姚秀姑十分兴奋,又告诉了他一些江湖上的事,两个人才蒙昽地睡了。

第二天清早,伙计在门外敲门道:“俞客人,有两个朋友来找你!”

姚秀姑忙道:“是我兄弟,快请他们进来!”

开了门,伍奎和另一位镖师三手剑刘少夫进来了,看见地下另摊的地铺,两人脸上不自而主地显出了满意之色。

梅玉才深深地佩服姚秀姑的细心,这两个人都是她已故丈夫的兄弟,对守寡的义嫂行节,他们自然无权干涉,但心中多少有点偏向于那位在泉下的拜兄的。

梅玉本来想在两人进来前把地铺收好的,但姚秀姑却叫他等一下,就是叫他们了解一下昨夜两人是分铺睡的。

姚秀姑一面把被子抱到床上去,一面道:“刘兄弟!辛苦了,昨夜怕是一宿未睡吧,真是不好意思。”

刘少夫外号叫三手剑,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连忙抱拳道:“大嫂,一个晚上没睡算什么辛苦,这是小弟应该尽的义务。”

“镖队到哪儿了?”

“二十里外的吴家集,是九头狮子吴大魁的老家。”

“他的家原来是在这儿?”

“是的,他家原来只是个佃户,现在可抖起来了,建了一所大庄院,养着二十多个家丁,成了吴员外了。”

“吴大魁自己去了没有?”

“昨天半夜里到的,同行的还有马志雄和司太极手下的两名供奉。”

“庄上还有什么江湖人物没有?”

“这倒没有,据小弟打听所知,吴大魁在家乡并不以江湖人身份出现,也没人知道他是十八寨的总瓢把子。”

姚秀姑冷笑道:“江湖人多半不愿意被人刨出老根,只是这一次他弄错了,恐怕这下半辈子不会太平了。”

伍奎道:“马志雄是司太极的外甥,替他拉线搭上司太极的关系,大概他打算今后也混个供奉干干。有了官方的身份,他可以公开地出头了,所以才不怕人挖他的根。”

姚秀姑道:“现在他还没摆脱山大王的身份,走!咱们登门索镖去,这下子我会叫他后悔终身。”

梅玉道:“秀姐!还是别抓破脸的好,镖局以后还要在这条路上走镖呢!”

伍奎笑道:“小侯,不必担心这个,这次他插手进官方,而且跟官方的人联手,已经犯了江湖之大忌,再者九头总瓢把子也干得不顺当,十八寨的人,至少有一大半的人不听他的了,所以他才要搭上官方的线以求自保,否则做十八寨的总瓢把子,不比一个大内供奉风光多了?我们挑了他,绿林道上的只会感激!”

梅玉发现自己对江湖上的事情懂得太少,只有讪然一笑道:“小弟已人了镖局,资格可还浅得很,还望二位前辈多加提拔教诲。”

伍奎笑道:“小侯太客气了,你那一支剑誉满金陵,在江湖上也大大地有名了,听说有不少剑道高手,都在金陵被你比下去的。”

梅玉苦笑道:“伍兄别使我汗颜了,经过几次真正的决斗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我会的那几手剑法,只能跟人切磋来玩玩,跟江湖上的剑法或宫殿中的武学,还有一段大距离。”

伍奎笑道:“小侯别太自谦,你的剑法造诣与天赋都是上乘之选,只不过欠缺经验与狠命的搏击而已,多历练几次,你就可以进入新的境界了。”

姚秀姑也笑道:“眼前就有一次好机会,我们突击吴家集去,兄弟!这次你可不能再存仁慈之心,出手不能犹豫,搏命之战,不是对方倒下去就是你倒下,还有,我们这次是以少敌众,不能耗费太多的体力,出手务求简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