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面埋伏(第3/3页)

青黛坐在椅上,轻轻拨动琵琶,随着“轮拂”指法的运用,铿锵有力,激昂高亢的乐声溢满天地,动人心弦。石英轻轻叹息一声,他知道这一曲《十面埋伏》,当日他初见青黛,青黛就是弹奏此曲,也是那一面,让他从此钟情,不能自拔,青黛曾经为他讲解过此曲,所以石英心中明白这是第一折《列营》,果然是尽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的列营情景。

继而旋律变得悠扬壮丽,令人仿佛见到军容整齐,浩浩荡荡的行军之景。之后节奏变得活泼跳跃,石英虽然只听过数次,却也知道进入了第三折《点将》。

沉醉在震动人心的乐声当中,石英仿佛不知今夕何夕,经历了《埋伏》和《小战》两折之后,终于到了此曲的精华所在,青黛十指如飞,技艺尽展,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战展现的淋漓尽致,石英坐正身子,这是他最爱的一折,每次听到这里他都要浮上一大白,忍不住四顾,看到窗前桌子上放着酒壶,他大踏步走了过去,也不倒酒,拿起酒壶痛饮起来。随手推开窗子,他看到几个身影闪到青松后面,他淡淡一笑,这些时候,来追捕自己的人应该已经到了外面,不知道自己能否听完这一曲。这时,曲声一变,变得阴沉悲凉,石英心中一震,这一折他从未听过,可是一瞬间他就知道这一折正是青黛从来不肯弹奏的《乌江自刎》。

青黛的性子古怪,这一曲十面埋伏,青黛从来都只弹到《九里山大战》这一折,下面那一折《乌江自刎》,青黛却是从来不曾弹过,她总是说《乌江自刎》后面的三折太累赘,她不喜欢弹,《乌江自刎》太悲凉,不吉利,所以她不肯弹。想不到今日青黛为他弹奏了此折,乌江自刎,青黛未免太抬举自己了,石英苦笑着将壶中烈酒一饮而尽。这时,石英眼中已经看到了萧桐的身影,而在他身后负手而立的黑衣青年,只看气度便知道必定是高手,不需要楚歌,已经是自知陷入了绝境。

乐声嘎然而止,青黛抬起头来,目光如同冰雪,望向石英,本以为是虚情假意,可是这个粗鲁爽朗的汉子竟然让自己真的动了心,曾经对那个负心人怨恨非常,这人是不是也会怨恨自己的负情负义呢?石英本是莽撞之人,可是此刻他心中却如明镜一般,看穿了青黛的心思,他走到青黛身边,握住她的纤手,笑道:“这不怪你,大将军本来就已经起了疑心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下了决定。”

青黛低声道:“刚强易折,你这又是何苦?”

石英心中一暖,知道青黛是劝自己向龙庭飞服软,解释清楚,虽然他很清楚青黛的无情,可是有这样的一丝心软已经让他心满意足。石英本性率直刚强,对他来说,龙庭飞的怀疑已经足以摧毁他的全部信念,而青黛的无情也让他再没有活下去的意志。

这时门外传来萧桐阴森的声音道:“石将军,大将军传你前去见他,你若不想连累青黛姑娘,还是自行出来吧。”

青黛心中一抖,她的手再次按上琵琶云头,如果石英改变心意,决定向龙庭飞屈膝陈情,那么自己擅自改变计划的后果就太严重了,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当场刺杀了石英,才能挽回大局。石英却是微微一笑,朗声道:“我的事情和青黛无关,萧大人请进来说话。”

萧桐轻轻皱眉,找到石英并不困难,他跟本就没有掩饰行踪,直接就来了飞雁楼,若是此人负隅顽抗,于己不利,他不想轻身涉险,这时,房内突然传来女子的惊叫声,萧桐一惊,正要上前,身后的师弟秋玉飞已经越过自己,纵身入了青黛闺房。等到萧桐进入的时候,只见石英坐在椅上,一柄匕首深深的刺入了小腹,石英的右手按在匕首柄上。看到萧桐进入,石英微微一笑,用力一扳匕首,萧桐不忍地转过头去,他知道这样一来,石英的肺腑必然一团混乱,再无一丝生机。鲜血横流,石英沾满鲜血的左手指向青黛,道:“不要牵累她。”说罢,阖然长逝。

青黛面色苍白,从未想过这个男子身死,会让已经是无情无爱的自己,也觉得有些心痛悲伤,她拿起琵琶,十指轻动,房内响起悲怆缠绵的曲声,一曲终了,青黛拭去泪水,面色恢复冰雪一般的冷静。这时,萧桐走到她身边,客气地道:“青黛姑娘,石将军之事牵涉到姑娘,还请姑娘暂时和我们回去,如果姑娘并无牵连,我们会很快还姑娘自由之身。”青黛淡淡道:“妾身敢不从命,请容妾身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