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章 临阵磨枪(第5/5页)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绿林军境况日渐低下,王凤和王匡身为新市兵的首领,也不想坐吃山空,总想另找出路,而刘家起兵,又派使者前来游说,于是双方便一拍即合。

刘显不等刘嘉答应,已经领着五名兄弟调头杀了回去。

“刘显!”刘嘉惊呼,他知道刘显抱着必死的决心,凭其六人绝不可能是对方百余官兵之敌,可是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过,他并不想自己独自离开,也欲调头杀回去。

“五爷,不可!”一名亲卫迅速并马一挟,在刘嘉的马股上抽了一鞭。

刘嘉想调马头,但战马奔跑更快。

“五爷,以大局为重,只要我们能赶回去,他们便没有白死!”尚有三人护在刘嘉的身边,急切地提醒道。

刘嘉心中一阵难过,但却明白这几个亲卫的话没有错,只要他能返回舂陵,这些兄弟便不会白死!只是他不明白,官兵何以会知道他的行踪?何以会未卜先知地在路上设伏?这之间一定有问题,可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驾……”刘嘉放下心事,此刻,他必须快速离开这里,摆脱官兵的追捕。再行三十余里,便到绿林山的地域,在那里有绿林军的山寨,官兵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

“噗……希聿聿……”刚转过一个山坳,跑在最前面的一名亲卫的战马惨嘶一声,失蹄而倒,那名亲卫立刻摔落马下。

刘嘉大惊带住马缰,却发现一簇怒箭直奔他的坐骑而来。

“啪啪……”刘嘉的马鞭疾抖,准确之极地扫落十数支怒箭,但却仍未能护好战马。

战马悲嘶而倒。

刘嘉低呼:“上坡!”说完身子如大鹰般朝山坡顶疾掠而去。

那名跌下马的亲卫就地滚落,竟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抖出几支袖箭。

“呀……呀……”袖箭无一虚发,两名潜伏在路边大树上的箭手应声而落,但一簇怒箭在这名亲卫未能发出第三箭时,已将其射成刺猬。

那两名尚在马上的亲卫心头滴血,但是却无可奈何,他们必须保护刘嘉,这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刘嘉,束手就擒吧!你已无路可走了!”刘嘉刚到山坡之上,便听一声冷喝自山头上传来,山坡之上竟转出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官兵,为首者是一身轻甲、发髻微散的中年人。

“梁丘赐!”刘嘉失声低呼。

“刘五爷果然好眼力,正是本将军!”那中年人淡淡一笑,傲然道。

“见到大将军还不束手就擒?”梁丘赐身边的亲兵高喝道。

刘嘉心中暗忖:“这下完了!”对于梁丘赐,刘嘉绝不陌生,知道此人与阳浚、甄阜、隗嚣、陈茂为王莽的五虎大将,声名仅次于严尤和孔仁。只不知梁丘赐怎会来到这里,而且还在此地设下伏兵?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五爷,本将军敬你是个人才,如果你愿意投降的话,我保你会享尽荣华富贵,又何必成乱军之爪牙呢?”梁丘赐悠然道。对于刘嘉,梁丘赐的态度的确十分客气。

“哼,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看梁将军又何必为昏君王莽卖命呢?眼下所谓的朝廷已如风中残烛,王莽气数已尽,再盲目愚忠,对将军这等人才而言,只是一种浪费。以将军之威勇,足可另竖一帜,保一方百姓不受凌辱,将来新皇临政,将军的声望和地位绝不会比现在低!”刘嘉反劝道。

梁丘赐的脸色微变,他身边的官兵也都变了脸色,刘嘉直贬王莽,确为大逆不道,不过主将没有说话,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梁丘赐吩咐过一定要抓活的。

“笑话,凭尔等乌合之众,又能有多大作为?口出狂言,我只闻刘家五爷智计过人,学识卓见不似凡人,但今日一见,却让人大感失望!”梁丘赐故作不屑地道。

刘嘉不屑地笑了笑,道:“不错,在眼下,我们可谓乌合之众,但我们却深得民心,一呼百应。义军虽散,却前赴后继,只要有一点良知者,便不甘受昏君盘剥,更不甘忍受屈辱偷生。虽涓涓细流,却能汇成江河,有江河便可成湖海。而眼下普天之下的义军已成沸腾之势,如怒潮汹涌之汪洋,即使你们训练有素又能如何?仅只是在巨涛中死守微舵,倾覆只在下一刻而已。先有绿林大胜,再有赤眉大胜,并长驱直入,紧接河北沦陷,王莽的朝廷如一只千疮百孔的破船,你们只是在拼命地舀出涌入船中的水,可是只要孔洞仍在,这艘船的沉没只是时间的问题!”梁丘赐的脸色数变,刘嘉的话像是一支利箭,正中他的要害,而且说得是那般实在而贴切,他想反驳都无辞以对。这一刻他倒真的相信外界所传,刘嘉是刘寅身边的第一舌辩之士。

“得得……”蹄声由远而近,那第一批伏击刘嘉的官兵及伏于山坡之下的官兵迅速围拢而来,竟有近两百人之多。

刘嘉不由得扭头环顾了四下一眼,心中暗叹,知道此次绝难幸免,想自此地突围而出根本就没有可能,仅那个梁丘赐的武功便不会低于他。

“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我刘嘉今日落在你手上,这是命!”刘嘉冷然道。

“好!既然你如此固执,我也没有办法,给我绑了!”梁丘赐冷喝道。

“轰……希聿聿……”一阵战马的嘶鸣声中,几匹战马竟陷入深坑之中。

梁丘赐大吃一惊,居然有人敢在这条道上设下陷马坑!

众官兵也都吓了一跳,急忙带住缰绳,但见两条人影悠然自两旁的树林中行出。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欲从此地过,留下买路财!”两人自林中一行出便毫无顾忌、耀武扬威地向众官兵高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