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铁蓑示侠迹绿竹塘众志成城(第6/6页)

鹰爪王遂和万柳堂赶紧起身,离了蒙城,渡潇河,从荆山县北,穿着怀远,过蚌埠,直趋淮上。

这一带行程很是难走,沿途上步步阻滞,不是发捻盘据着,就是官军扎营。

仗着这师徒四人不畏险阻,到了淮上,一入清风堡、绿竹塘,早有乡勇飞报公所。

鹰爪王和万柳堂走过护庄河,守堡门的乡勇全肃立在两旁迎接堡主。

万柳堂见这清风堡比当年自己在这时整理的越加完善。

这绿竹塘和清风堡本是两个村庄,合到一处。

绿竹塘有数百亩竹塘,盛产着绿竹。

这里虽没有土围子,可用碗口粗的巨竹来筑的围子,有两座堡门。

沿着竹围子有四座刁斗,十二处更楼,围着清风堡绿竹塘全有护庄河。

引淮水进来,既科防守,更宜灌溉。

所以这一带十一处村镇全是十分富庶。

这一闹乱,这清风堡更成了安乐之乡。

万柳堂一路往里走着,十分赞叹,师兄不仅武功精湛,胸中的谋略更是不凡。

自己在清风堡绿竹塘时,是承平之时,显不出怎样来,这一经反乱,遂变了一番气象。

自己乾山归云堡建筑的就足以独霸江湖,可是要跟师兄这里比起来,实有小巫大巫之比了。

往前走了有半里多地,远远的绿竹塘在望。

一片清翠的竹林,当中一条平坦的道路,宽有一丈五六,两旁的竹林对峙,如一条长巷。

人走在里头,发眉皆碧,如入画图。

才走不远,沿途两旁竹林中,连番出现守望的乡勇,向双侠行礼。

跟着从里面飞跑出四名庄丁,近前行礼,随把司徒谦、左恒的包裹,全接过去,替这两位少侠拿着,在头里引路。

这条竹巷并不是直路,左弯右转,几次转折,已令人把方向迷了。

直到眼前忽的豁然开朗,这才是乡公所的所在。

里面地势特别的宽阔整齐,乡公所前是一片平坦的草坪,植着些山花,灿烂如锦。

草坪后是一带竹栏杆,当中的门洞开着;门左右站着两名壮丁,竹栏墙内,也是花草繁茂。

这时从门里拥出一队人来,有十几位,齐向前迎接。

双侠见除了本堡的人,接侠义帖的已到了七位。

这班人除向掌门老师鹰爪王拜见,又全向万柳堂行礼。

鹰爪王道:“我们全是自己人,到里面再行礼吧!”

众人一同走进乡公所客厅,这里代掌清风堡堡主的徐道和,向鹰爪王道:“师兄,在乾山归云堡传的侠义柬,我们计算着,最晚昨天可以赶回。我们昨夜直候了一夜,叫我等好生担心。师兄今日再不回来,我们就要整队出发,按站迎上去了。路上敢是发生阻碍了么?”

鹰爪王道:“有累师弟挂怀,凤尾帮的匪党,已挑了明帘和我们较量上。少时再当详告吧!”

这时接侠义柬到的,计有中州剑客钟岩、冀北武师韦寿民、金让、鲁南老镖师侯泰、济水三杰冯毓文、冯毓秀及嵩山金刀叟邱铭,重新向鹰爪王和乾山万柳堂叙礼。

大家对于淮阳派掳劫两门徒的事,也有知道的,也有知之不详的,全要请示。

这时那代理堡主的徐道和令庄丁挨次献过茶,这才向鹰爪王问道:“师兄不是说与西岳派侠尼慈云庵主一路同来么?怎么这位老师现在还未到?”

鹰爪王道:“按行程说,庵主应该早到一天才是。万师弟,庵主莫非中途又生事故了?”

万柳堂道:“以庵主掌中一口镇海伏波剑、十二颗沙门七宝珠,江湖上敢妄与为敌的不易讨了好去。这倒不妨事,我看庵主未必是中途遇阻,只怕是另有所图了。”

鹰爪王也点头称是,跟着十一乡绅父老全听得堡主已经回来,众望所归,全纷纷来看望。

鹰爪王接待了一阵,把乡庄会的事分向各父老问了问,自己对于淮阳派与凤尾帮结怨的事,并不向父老们细谈,把一班父老全应酬走了。

徐道和已经预备一桌丰盛的酒席,为鹰瓜王、万柳堂接风洗尘。

席上鹰爪王向大家把凤尾帮结怨的事,从头至尾向大家说了一番。

大家听了俱是义愤填胸,愿与凤尾帮一决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