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2页)

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就是希望不要出现这样的极端环境。

只有佛祖才会想要考验人心,我们都是人,没有必要考验彼此的心性。

知道自己也是有缺陷的人,那么就能对他人的缺陷加以包容。

如果一个人吃得饱穿得暖,有结实的屋子住,有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那么他怎么会去当坏人偷鸡摸狗呢?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没有让他不幸的环境里,可他还是作恶多端的话,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恶人。

不要怪这个世界上坏人太多,要怪我们没有创造一个没有坏人立足之地的环境。

有光的地方或许一定会有阴影,但是如果接受这一点,不去做任何努力,那么这样污浊的光还不如直接熄灭了干净。

这是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的。

宁可在事前做许多的无用功防微杜渐,也总比坏事真地发生了要好。”

所谓“屠刀”,指的并不是武器那么实际的东西,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恶念”。

人心生恶,如何行善?

故事里的老师并没有亲手杀死任何一个人,可是他心中的恶念却足以杀死千万人。

佛祖会出现在本性善良的伽瞿面前费心使他从苦海中脱生,却不会出现在老师和他的妻子面前。

这是需要大家去细思的事情。

关于佛祖的,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佛祖见到饥饿的老鹰在捕捉一只兔子,佛祖怜悯兔子的性命,故而帮助兔子逃生。兔子逃生后,佛祖看向失去了食物的老鹰,对它说:“我知道你也是不得已,再不吃东西的话你就要饿死了。那么请你吃我的肉吧。”

说完,佛祖割肉喂鹰。

老鹰放着新鲜的热腾腾的肉不吃,对佛祖说:“我要是捉到了兔子,那么整只兔子都是我的食物,现在你放跑了兔子,却只给我一块你的肉。你的一块肉就能和兔子的生命相比吗?这就是你所修行的‘众生平等’吗?”

佛祖听了,只好对老鹰说:“那么如果你吃得下的话,就请你将我整个人都吃了吧。”

虽然故事还有后续,但我要对你们说的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从十年前开始到如今,我创作了无数的文章。

如果要我自己对这些文章做一个的评价的话,不过一句话罢了——筋骨尽露,令人厌增。

在一个追求文学的人眼中,确实是这样的,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也不过是拾人牙慧,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如果能对读者有一点点作用,如果能够启发读者进行深度的思考,那么我所做的一切就不会是无用功。

事到如今,我也很满足了,没有什么遗憾。

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道理,也不过是我一直在说的一个道理罢了。

慷慨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优良品质,但慷他人之慨就不是了。

大家在发善心、路见不平的时候也请多想想佛祖割肉饲鹰的故事,牢记当一个好人固然值得所有人尊敬,但当好人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做到的人才值得尊敬。

仅此而已。

衷心祝愿各位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