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5/8页)

这个书生杨楠,乃是徐少龙冒充。他当时见林秋波芳心欲碎,突然灵机一动,现身过去,故意脚下无声,让她察觉自己有点不平常,然后以言语勾引。

果然一上来,就将她钓回家中。

当然他并非想吃她豆腐,亦没有其他坏心眼,而是利用这个机会,直接与总督黄翰怡方面,搭上关系。

这样,他根本不必多费时间,就可以达成五旗。帮付托的任务。而且利用与林秋波这种可以公开的关系,得以推行一些计划。

比方说,他可以向帮主报告一些关于“屠龙计划”的假情报,做成连锁性的圈套,设法迫出五旗帮最秘密的“贩卖部”的组织。

目前,他必须利用林秋波不知真相之时,制造一些证人,例如余么么一定会在暗中偷窥窃听,所以暂时不向林秋波泄露身份,让她演出逼真,余么么自然会将一切详情,报告上去。

像徐少龙这等一身扮演“双重间谍”的角色,实在万分困难,稍一不慎,不但前功尽弃,甚至会惹上杀身之祸。

以他现下的地位和形势,假如林秋波在不经意中,发现他是五旗帮的密探,则她可能不声不响的,找到机会,便施以暗算。

像林秋波这等高手,若是施展暗杀手段,徐少龙武功再高,也难活命。

另一方面,如果五旗帮查出秘密,则无疑的会发动全力,不择手段的谋杀他。

以五旗帮人才之众,势力之大,若是突然下手,则徐少龙当然凶多吉少。

因此,徐少龙每一步都须得小心谨慎,以防泄秘送命。死在五旗帮之人手中,也还罢了,如果是死在林秋波等人手底,那才真冤枉呢!

他当下将结识秦三错的经过,源源本本说出,连“左雾仙”之事,亦毫无保留。

最后他道:“我真被这些神秘之事,弄得糊涂,当然开始小心起来,不久就发现有公人跟踪我。我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于是趁一场骚乱中,悄悄溜掉。”

他说的骚乱,就是在绸缎庄中,那个姓王的大汉,与另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冲突之事。姓王的大汉,是那四艘神秘巨船之人,这一点,他也告诉林秋波了。

现在林秋波已将秦三错给她的打击,看得平淡些。

因为徐少龙的故事,使她忙于分析思考之故。她的思考,包括推测徐少龙真正来历在内。

徐少龙巧妙地接下去,探问她与秦三错之事,不须多少句话,已弄清楚她的伤心,乃是为了秦三错天性邪恶之故。

现在他们好像谈得很投机,几乎达到无话不谈的地步,这时,连晓君也出现了,以徐少龙妹子身份,参与这一幕含有无穷机巧计谋的戏剧。

连晓君出现时,林秋波就以惊异的目光,向她打量。

以玉罗刹连晓君的冷艳风姿,固然足以使人注目,可是林秋波对她特别注意,倒不是为了她的美貌,而是发现她不是寻常的弱质女流。

相反的,她瞧出玉罗刹连晓君,实是身怀绝技的美女。

徐少龙给她的印象,亦正是如此。因此,这对兄妹,身世来历值得注意查考一下。如若没有问题,则是大堪结交为朋友的人物。

“连晓君初时听得余么么报告,得知徐少龙与一个美貌少妇,在书房谈笑甚欢,登时酸气冲天,妒嫉万分,觅机现身,加入他们的聚会中。

现在面对面,她可就觉得这个女子,与一般美女大不相同。

敢情林秋波不论是容貌、谈吐、举止等各方面,都自然流露出一种雅淡高洁的气韵,教人怎样也不能往庸俗的男女之情上面想去。

她仿佛是空谷中的幽兰,清香十里,使人意会得到她的存在,也得知她的出尘绝谷之美、但却无法攀摘,亦难兴亵玩之心。

玉罗刹本来自视甚高,不但不把天下男子放在眼中,各式各样的美女,亦不屑与之为伍。

只这位花样年华的美人,令她此生头一次生出渴想亲近攀交之感。

林秋波也觉得这个冷艳的女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她愿意接近,她依稀从这个少女身上,看到自己昔年的影子。

两女的话匣打开了,竟然无所不谈,从人生哲理,谈到诗书翰墨,双方都的确谈得很投缘。

徐少龙乐得清闲,一味含笑在旁边聆听。

他以男人的眼光,暗中品证这两个美女,对于林秋波,正是空谷幽兰的感觉。而对于玉罗刹连晓君,则觉得好像是一朵百合花,纯情而美丽。至于她的冷艳和严酷的手段,都不是她的本来面目,那只是她为了生存而训练出来的武器而已。

她们的对话,不知如何,又回到抽象的思想。

连晓君道:“林姐姐,你正是小妹最羡慕的人了。”

林秋波微讶道:“为什么?我有什么地方,值得你羡慕呢?”

连晓君道:“你虔信佛教,对于人生,无所追求。同时,你也没有任何牵累,不像一些人出家修道,须得尝受极大痛苦,才得以撇下一切尘缘牵累。”

林秋波微微一笑,道:“你的想法,当真很有道理,一个人想达到无所追求的境地,实在不易。”

徐少龙插口道:“假如我到了无所追求的时候,我大概会乏味得自杀而死,免得在世上穷挨日子。”

连晓君道:“你别胡乱打岔行不行?姐姐是怀有高洁理想的‘无欲’,你说的只是心灰意冷的‘无聊’,如何可以相提并论?”

林秋波道:“杨妹妹虽然年纪很轻,可是却懂得很多,见解超卓透辟,我也自愧不如。”

徐少龙道:“得啦!你这一称赞她,回头她更狂妄自大,更不将世人放在眼中了。”

连晓君道:“不错,我到现在为止,仍然认为所有的男人,都是那么庸俗,不值得一顾?”

徐少龙温和地笑着道:“好,好,等到你出嫁那天,我给你的礼物是一个大嘴巴,除非你现在赶快认错。”

连晓君也笑道:“哼!我才不在乎呢,难道我不能学姐姐这样,潜心向道,以天地为归宿么?”

林秋波道:“这倒是勉强不得的,不论是男人或是女人,如果在理智思考下出家学道,后果将与一时感情冲动而出家一般的糟糕。”

连晓君道:“你说的虽是不错,可是要我嫁给庸庸碌碌的俗人,我宁可丫角终老。”

徐少龙道:“你老是说世人庸俗,只不知怎样才算不俗?你可有一个标准没有?”

连晓君道:“那倒没有,但粗略的说,凡是一件事,大多数的人,都是那样想法和那样地做法,这事定必要落俗无疑了。”

徐少龙道:“林姑娘认为她说得可对?”

林秋波道:“她没有说错。”

徐少龙道:“那么天下间人人都吃饭,则饱饭也是俗子,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