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卷 第十六章:反复之间(第5/5页)

“你既然赶回来,不立马说出来岂不是白赶了……”文晴不解道。

阿狸摇头道:“我着急回来也不是得到的消息紧急,而是少林将有大事发生,我要早些离开是非之地!”

“少林怎么了?”文晴又问。

阿狸看着文晴眨了眨眼,文晴一愣随后就立刻明白,师父丁八边上坐着呢,这可不是两个姐妹聊天,师父还没问话呢自己问个没完算什么……于是急忙闭嘴。

丁八看到两个孩子的小动作,不禁微微一笑道:“阿狸啊,说说吧,高阳怎么说?”

阿狸走到八爷面前坐了下来,然后嘿嘿一笑道:“干爹,我累了,我坐着说哈!”丁八爷一笑点了点头,阿狸继续道:“那姓高的我是真看不透,精明的时候比猴子都精,但傻起来的时候更是傻得气人,我见到他后话都没说,他就知道干爹您叫我去问什么了,直接给我了答案!”

丁八爷哦了一声道:“他怎么说?”

阿狸道:“他说,当年慈禧太后为自己画过一幅观音图。”

丁八爷面色一紧,眉头皱起道:“他还说什么了?”

阿狸摇头道:“他说,我跟您说这个您就明白了!”

丁八揉了揉眉心点头道:“看来高阳这小子果然跟我想一块去了,他让张磊来问我的事,看来他早有答案,不过是为了求证而已!”

在张磊和丁八爷谈话的过程中,文晴从始至终都在听,却听得一头雾水,两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她一点都没弄清楚,于是便问道:“这张磊到底是来问什么的?就是当年那些事?”

丁八爷摇头道:“蜂窝山刚有动作的时候,我猜想这里面就不会那么简单,看来果然如此!”

看到丁八的回答也如此含糊,阿狸和文晴都有些抓狂,这里面错综复杂的事,她们两个多多少少地都有参与其中,越是参与就越想知道里面的详情,但仿佛这事有禁忌一般,无论从哪个知情者的口中说出来都是一句两句,含糊不清,越听越是让人糊涂。

“干爹,你就跟我们说说呗,到底是什么事?”

丁八爷长叹一声道:“这不仅仅是一件事。外门行的江湖,从古开始就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执行人。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无不充斥着外门行建功立业、守土安家的身影。直到明朝……那一次大事后,外门行就算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明朝之事只要是江湖人就都有了解,两人听到此处仍然不知道丁八爷所指何意。

只听丁八继续道:“老朱家做事,不仅仅是斩草除根,他还挖地三尺,编撰了《永乐大典》,改写了一切的历史,抹杀外门行两千年的功业。从那以后,那些在历史舞台辉煌过的人们都失去了江湖人的身份。可是朱家的天下正如朱元璋担心的一样,最后还是栽在了外门行的手中!”

文晴不解道:“什么意思?大明江山不是被大清夺去的吗?”

丁八爷点头道:“大清?哼,告诉你,吴三桂乃蛊门中人,陈圆圆是花门四姐,李自成是我盗门前辈,袁崇焕乃销器门的头鼠。这亡明之时的关键人物,哪一个不是我外门行的前辈?”

两人都瞪大双眼……好半天文晴才道:“但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最后江山……”

文晴后面的话没等出口就被丁八爷打断道:“江山被满洲人抢了去?那不是抢……那是一个局啊,而且最后的事实也并非你们所知道的那样,因为满洲人又玩了跟朱元璋同样的一手!”

阿狸猛然道:“《四库全书》!”

丁八爷点头道:“对!历史再次换了持笔人,可惜那时外门行门众本来就不多,为了推翻大明死伤惨重,那以后又只能继续蛰伏了!”

文晴眼睛转了几转忽然道:“干爹,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最后清朝的覆灭,也是外门行弄的。”

丁八爷哈哈一笑道:“丫头,你说得对,外门行的前辈们傻狍子一样帮满洲人拿下了天下,随后的下场和当初明初的时候也未有两样。同样不变的是,清朝的天下最后也因外门行而灭,不过当然出现的岔头就是外敌,在国家矛盾面前,民族矛盾就轻了,在民族矛盾面前,个人矛盾也就小了。可是没想到啊,难道这真就是我江湖人的命运吗?这就是无法逃避的五弊三缺吗?”

丁八爷的最后几句话,两人听出了苗头,但谁也不敢从八爷口中确认。

不过联想起定林寺一战,还有江湖宴上的变故……两人又都觉得丁八说得不假。

看来历史又转了回来,外门行又将要等待自己的命运。明朝如此,清朝如此,那么……

丁八爷轻敲着茶桌喃喃自语道:“记得师父当年说,当初李鸿文一局反复之间,让他看透了因果。呵呵,想不到百年之后千门主将再摆此局来提醒外门行。反复之间?反而复之,复而反焉。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呢?高阳这小子拿自己的命下了好大一注啊,当年的刘伯温输了,洪承畴输了,李鸿文输了。高阳……你能行吗?”

正道是:

三尺龙泉万卷书,

上天生我亦何如?

即便治国安天下,

自有皇家改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