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梦幻尘缘 深宫藏恨事瓢零蓬梗 一剑上仙霞(第5/5页)

唐晓澜这时心乱如麻,本来他昨晚乍知身世,已是哀痛欲绝,万念俱灰,想不到如今又被业师误会,他就是想死也不能就死。莫说杨仲英和关东四侠对自己恩深义重,而且冒然一死,恶名更难洗脱。他举剑的手缓缓放了下来。了因冷笑道:“贼人已经去了,你还呆在这里做甚?”唐晓澜悲愤之极,纵身一跃,叫道:“我纵死也不求你们。”跳过墙头走了。

唐晓澜茫然地跑出北门。城墙上忽然有人叫道:“好小子,你还敢追来!”

唐晓澜猛然一惊,立在城墙上发话的竟是杨仲英,原来玄风这一行人逃出皇府,也是沿着这一条路,他们跨上城墙,正想翻出城外,杨仲英担当殿后,蓦见唐晓澜一人疾奔,只道他是前来追击的。

唐晓澜颤声叫道:“师父,你容我细说。”杨柳青走在前头,夹在玄风道人和朗月禅师之间,闻声止步。听得唐晓澜语声十分悲苦,说道:“就让他一说吧,也许另有别情。”玄风道:“不能将性命儿戏!”扬声叫道:“杨兄,提防有人追来!”杨仲英曳起弹弓,卜卜两弹,唐晓澜失魂落魄,无意闪避,额角臂弯,各中一颗,跌在地上。只听得杨仲英大声喝道:“你犯了师门大戒,我绝不饶你!”唐晓澜站起来时,杨仲英这一行人已去得远了。

唐晓澜踽踽独行,想起嵩阳门下,戒律最严,自己入门之日,就曾领过十二戒条,其中第四条不许沾官近府,第十二条不许欺师灭祖,自己全都犯了。师父想是怕了因他们跟在后面,要不然一定将自己捉了。想到这里,不寒而栗。他不是怕死,而是怕这一段冤情,永难清白。

唐晓澜在西山僧舍冥思默想,这茫茫人海,自己举目无亲,连一个可诉衷肠的朋友都没有,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想来想去,蓦然想起了吕四娘,自己和吕四娘虽然相交日浅,可是她是名儒之女,见识不凡,对自己也很关心。唐晓澜想来想去,似乎天地之大,只有吕四娘可以信赖。于是一剑单身,又飘然离开了京师,东下浙江。沿途上时不时碰有武林人物截击,原来杨仲英竟然把唐晓澜叛师之事,传遍江湖,幸好盘查截击的都不是好手,唐晓澜得以安然来到浙江。到了浙江,才知道五年前沈在宽被捕,吕葆中身死,吕四娘迁居的事。明查暗访都不知吕四娘迁往何处,幸好甘凤池名头甚响,其时恰好也在浙江,唐晓澜就硬着头皮,去拜见这位江南大侠,甘凤池虽不信他,却颇通情达理,就把师妹的住址告诉了他。但也提防他邀有党羽,暗中跟在他的后面,一直跟到仙霞岭,看他独自登山,这才作罢。

唐晓澜和吕四娘坐在流泉山瀑之旁,娓娓长谈,唐晓澜数月积郁,盘结心中,一旦倾吐,人也轻松了许多。不知不觉谈了半天,烈日当空,山瀑流泉,给阳光幻成丽彩。吕四娘一笑而起,拉唐晓澜登上一块岩石,笑指山下道:“你登高试望。”唐晓澜不知其意,登高一望,只觉旷野平畴,尽收眼底,不觉心中开朗,闷气渐消。吕四娘道:“山川奇景,可涤浊氛,天地无穷,应增豪气。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何足介怀。”扬眉一笑,唐晓澜顿觉一天阴霾,给她数语驱散,正是:

山川毓灵秀,巾帼胜须眉。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