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9章 传国玺(第2/2页)

这么做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当年汉高祖就是这么做的。年号本非古制,是汉武帝搞出来的新花样,现在看来,除了听点吉祥话之外,也没什么用。

张纮、虞翻等吴臣虽然觉得孙策这么做有些随意,不过他们跟着孙策久了,习惯了这种风格,也觉得年号既非古制,也没什么意义,徒增一堆麻烦,借此机会取消也没什么坏事,至少以后公文会方便很多。荀彧、沮授却看得目瞪口呆,很不适应这吴国君臣的行事风格,尤其是荀彧,忍不住摇了摇头。

郭嘉看在眼里,嘴角轻轻一挑。

议事完毕,众人分头散去。荀彧官职最低,靠舱门最近,率先出舱,他下了飞庐,正打算离开,郭嘉从后面赶了上来。

“文若,到我舱里坐坐。”

荀彧也没推辞,跟着郭嘉来到舱中。郭嘉身为军师祭酒,在孙策的座舰上有一间独立的舱室,虽然这么多天没住,却还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两人入座,郭嘉命人准备茶水,热情地招呼荀彧喝茶。两人闲扯了几句,郭嘉突然说道:“文若,传国玺在哪儿?”

“传……国玺?”荀彧一愣,抬起头,打量着郭嘉,眼神闪了闪,笑了。“奉孝,我刚才就对大王说了,我不知道传国玺在哪儿。”

郭嘉笑笑。“我听得很清楚。我相信你也听得很清楚,大王对传国玺其实并不在意。”

“是啊,大王气度,真是令人高山仰止。”荀彧垂下眼皮,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

“话虽如此,这传国玺却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就像盛宪、贺辅献的那个祥瑞一样,大王虽然不信,对那只玉凤还是很喜欢的,要不然也不会留在手中时时把玩。退一步说,大王不信,不代表别人不信,万一谁得了传国玺,以为天命在己,又不自量力的跳出来生事,总是麻烦。”

荀彧眉梢一颤,过了半晌,抬起眼皮,打量着郭嘉。“奉觉得传国玺在我手中?”

“未必在你手中,但你应该知道在哪儿。”郭嘉笑得更加神秘。“就算你不知道,也应该猜得到。文若,先帝苦心布局,如今出了意外,你总不能这么看着不管吧?”

荀彧盯着郭嘉看了半晌,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