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8章 排兵布阵(第2/2页)

满宠、纪灵虽然不太满意,但他们都不是喜欢争功的人,况且朱桓本人也不上阵,他们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躬身领命。

朱桓随即又提出,将几个步卒将领的亲卫骑集结起来,由中军统一指挥,作为备用,以防不测。考虑到孙观武艺精湛,敢打敢拼,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就由孙观指挥。纪灵听了,心里的郁闷总算少了一些。金乡山之战后,孙观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对他言听计从,俨然是他的亲信。朱桓让孙观上阵,和让他上阵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接着,朱桓又对满宠说道:“此战如果能重创关西天子,剩下的就是董昭率领的冀州步卒。纪督和满将军都有与董昭对阵的经验,接下来的战事还要二位多费心,尤其是满将军。拿下兖州只是第一步,如何安定兖州,将兖州纳入王道才是重点。在这一点上,非满将军莫属。”

“喏。”满宠、纪灵躬身领命。既然还有战功可取,就不必争了。

安排妥了诸将的任务,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朱桓这才开始安排具体的战术。步骑配合,数万人的大战,需要周密的安排,如何划分战区,如何互相支援,骑兵在哪个范围内作战,步卒又如何掩护,这些都需要仔细的安排。他以前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座的其他人也没有,稍微有点认识的只有陆议。他曾随孙策参与官渡之战,经历了整个过程。

大兵团作战,统一思想是关键。为了让诸将同心协力,陆议可没少花功夫,仔细琢磨诸将的心思,评价他们的能力,找到他们共同的利益,暂时抛却相互之间的分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阶段性任务完成得还算不错。

在想方设法团结队友的同时,陆议也没忘了给对方下点药,他以朱桓的名议分别给天子、吕布、董越写信,解说当前形势,论证胜负判然之理,劝天子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认清形势,及早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以卵击石,为天下笑。

陆议的文章写得极好,逻辑清晰,说理透彻,而且针对不同的人注重不同的侧重点,让人不得不信服,觉得他真是为自己着想,不这么做简直是傻子。

当然,最妙的是给董越的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