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求助昆仑(第2/6页)

伯高道:“父亲临行前,曾嘱咐我说,若你到昆仑山找他,将两句话相告。其一,人各有命,神农今日之事,是他命中注定,来日自然解脱。还说,蚩尤是神农之弟,不用为他生命担忧。其二,你现今或在深渊,来日便可飞龙在天。”

黄帝问道:“飞龙在天是何意?”

可那伯高此时竟与容成说起话来,不回答他的话,也不再理他。

吃过餐饭,黄帝知道见天皇伏羲和外婆女娲娘娘不着,也不想在这里多呆,便要走。伯高道:“既然来了,便多住一日却也不妨!我可叫应龙领你游游昆仑和瑶池。我与容成叙叙旧。”

小轩道:“不必了,这山上风景再好,不能缓解我很差的心情,我还是和容成走吧!”

伯高笑道:“你跟应龙走走,或许有些益处!”

黄帝听了,便跟随应龙自望世厅向瑶池走来。还未及近,便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如高山流水,时儿似微风拂面,时儿如雨滴飘落,时几又浪花击石,真是音节清亮,落地有声。黄帝见弹琴的人,是一妇人,看似年纪不及四旬,极有风韵。小轩悄悄问应龙道:“此女子何人?”

应龙笑了道:“叫九天玄女。”

黄帝叹曰:“真是奇人。”

只听那九天玄女道:“何处贵人来此?”

黄帝忙施礼道:“在下小轩,不意打扰天女弹奏。”

玄女看他一眼道:“原来也是一位人中龙凤。”

黄帝奇道:“此话怎讲?”

玄女道:“看你骨骼清奇,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五官秀俊,定是位大福大贵之人。”

黄帝道:“不敢当。我到是觉得天女才不同凡响呢!”

玄女道:“看来你我有缘,在此相聚。我们不妨坦荡相诉。我看你眉宇之间,饱含杀机,与你气质,大不相合,定然有很多心事在胸中。”

黄帝沉吟半晌,道:“我本山下凡人,欲为百姓做事,将恩泽放于四海。无奈天下不属于我,所以时常愁苦在胸。愿天女教我。”

玄女道:“自古以来,人类不醒,一直睡眠于混沌之中,为食而生存。其实人类所求者,除食之外,尚有衣、有住、有行、有娱、有康、有和、有展。其中些有些为物欲,有些为精神。而索取这些,在于一个字:气!”

黄帝道:“我不甚懂,请天女赐教。”

玄女道:“衣便是衣裳,住便是建筑居所,行便是走路用具,娱为娱乐,康为健康,和为和谐,展为展现自身。衣食住行便是物欲,娱康和展便是精神。为何说在于气呢?气,博大恢宏,存于天地之间,为天地万物供给营养,万物及人皆因气而生。可气存于人体,人却用法不同,有人气短心窄,好勇斗狠;有人却心宽气宏,和蔼慈善,其结果,气短者挑起战火,身生病疾;气宽者忍让和睦,康泰长寿。”

黄帝道:“我怎么觉得你说的是我与炎帝神农呢?”

玄女道:“你真是个聪颖之人啊!我与伏羲为友,他常在我面前提及你与神农诸事。神农乃大度之人,在气上,你远不及他。可是神农是农耕创始之人,他能给人类带来的只有五谷食粮,这些在人间各个部落已经有所展开。但神农能带给人类的草药,却是需要他花出时间和精力方能完成。神农如果继续管制天下,他便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完成这件大事。也就是说,神农之时已过,必然会有人代他管理天下,来给天下人更多福端,这个人,便是你轩辕黄帝。”

黄帝问:“你叫我什么?”

九天玄女道:“轩辕黄帝。”

小轩道:“我叫小轩,你怎么给我叫轩辕呢?”

玄女道:“此是天机,暂不可露。不过,你可听我一言,将你的名字改成轩辕吧!”

小轩道:“为何?”

玄女道:“你都是有子女之人了,为何还带个小字呢?”

小轩点头道:“就听天女之言,我以后叫轩辕便是。刚才听天女说,神农时代已过,要我代他管理天下,却是为何?”

九天玄女道:“看你之相,实乃帝王之人,即便是没有战乱,也会成为天下百姓之主。无奈,无奈。”

天女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轩辕看着天女,张了几次口,却没有说出话来。

九天玄女看看他又道:“天下之事,有律可寻啊!人类自混沌中醒来,必然要有恶梦。恶梦便是阵痛,阵痛便是求生,求生便有争战,争战便要冥思,冥思才有发展,可能这就是规律。此过程自你轩辕降生便已经开始孕育,如乾坤八卦的行进过程。神农的农耕之国,从五谷到农具、麻衣、医药,其功绩便至极顶,实是其一人在为国人所献,再要发展便极为艰难。适逢你有大志却无途可走,只能乱中求路,此便是当今的实际情况啊!神农气量恢宏,胸襟广阔,为了天下黎庶不再因战火生灵涂炭,他便不计自身的得失,知自已之力太薄,情愿将天下相让,实为借众生之力而求发展。现乱已成,战已近,可战乱绝非民人之所求,仅是苍天要让百姓觉醒啊!而你通甲骨之文,有统御之能,汇集人才,用物质和名节统领他们,人人便无不奋发思考,人类的思想自此以后便日渐丰富起来了啊!”

轩辕黄帝听罢,深施一礼道:“今日听天女一言,就好比拨云见日!”

九天玄女却是笑笑道:“但是你要谨记,战事不能拖得太久。应该汇聚广博之力,早日使战事平息,让百姓早日脱离苦难才对啊!”

黄帝诺诺点首道:“天女恩德,轩辕来日必然相报。”

九天玄女道:“不必,我今日所语,实为伏羲所教,而我只不过是一个代传之人罢了!”那九天玄女说完了,却是冲天空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只见山上飞来一只巨大的驼鸟,落在九天玄女旁边,九天玄女一跃而上,乘坐鸵鸟腾空飞去。

黄帝一直望到玄女没了踪影,叹道:“昆仑山,真是仙人来往之地呀!”

轩辕黄帝又歇了一日,便要下山。伯高问道:“能否将容成留在这里?”

黄帝道:“为何?”

伯高道:“我与容成自相识以来,甚为融洽,他若不来,我还要下山叫他,今日来了更好!省了我还得下山去了!”

轩辕黄帝无法拒绝,便看容成道:“那,随容成之意吧!”

谁知容成道:“我也早想留在这里了。”

黄帝无奈,只得将容成留下。

容成与伯高将黄帝送到南天门,便回山峰去了。轩辕黄帝站在南天门前向山上山下瞭望道:“本来是请人的,却把人留下了,唉!”

到了太昊,黄帝问羲和、仓颉道:“你们可知,飞龙在天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