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阪泉之战(第4/15页)

雍父道:“我也不知道。”

黄帝赞道:“容成好学之人,好!”

再看伯高、容成二人,你来我往,二十几个照面没分输赢。容成一腿扫去,伯高一跃而起,容成趁势抓住伯高双腿,在伯高一带之下,容成也顺势翻起,两人像一个人一样翻来翻去。女娲道:“他们这是比武吗,倒像是表演。”

容成终不是伯高对手,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被伯高压在了身下。

黄帝一把没抓住,少典冲上阵来。他不顾伯高汗流浃背,快速出掌,想一举将伯高击败。伯高一愣之下,虽背部挨了一掌,但他身材魁梧却未倒地。随即振奋精神,以快打快。只听场上“呯呯啪啪”之响,皆是拳脚之声。此阵打得比容成那一场还精彩,两旁观看者皆瞪大双眼拍手叫绝。顷刻之间,三十余招已过,伯高越战越勇,一拳击过之后,旋身之间,腿又踢了过来,少典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一不留神,脚下绊在一块石头,躺在地上。

少俞、伯高以二敌五取胜,给太昊大增光彩,虽然总体上太昊输了,却也是畅快淋漓。女娲对黄帝道:“小轩,你也看到了,我们太昊并非没人,只因长期从事农耕荒废了练兵而已。可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要认。现在太昊归你了,你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可有一句话,我必须说在前头,无论如何不要随便杀戮伤人。”

黄帝道:“外婆大可放心,小轩记住了!”转身对兵士道:“自即日起,太昊与我们已经为一家了,要将谷米尽数发给太昊族人,不得对其有任何伤害!切记一点,人皇娘娘所居的统天殿,不得有任何兵士进入干扰!”

太昊归黄帝以后,小轩从太昊族人中挑选年轻力壮之士进入军队,由雍父、货狄、共鼓分队训练,将兵队扩为八千人。派容成征集人手,将原来刑天所居的地方加以改建扩建,做为黄帝行营。小轩聚众将领议事道:“今我们已拥有有熊、太昊的陈州等两地,与神农国并立。然我国居于神州大地中部、北部,将神农国分割在西部、南部和东部。此地理有利亦有弊。利在太昊、有熊互为依托,呈犄角之势,一处受到攻击,别处便可支援。弊在我们三面受敌,北面还有晕粥狄人。据我分析,我们处于危急中!我已派我父少典回北部有熊涿鹿安置北方。而今宁封子、隶首去穷桑一直未归,太昊振灾之粮米已尽数发放完毕。我们剩的寥寥无几。今聚众将来此,便是商议如何应对!”

容成道:“仅凭我们几人,恐怕应付不了战局。黄帝可一面请人皇娘娘并少俞、伯高相助,一面寻访民间能人。”

黄帝道:“容成之言很对。可我已去人皇娘娘居处几次,均被她驳回,她不见我啊!”

容成道:“自上次战事以来,我与伯高接触甚密,由我去慢慢相疏通,如何?”黄帝点头应允。

一日,有兵士来报,说宁封子所催粮米俱已运到。黄帝大喜,率容成、雍父等迎接出来。小轩询问穷桑的事,宁封子道:“我与隶首赶到穷桑之时,白阜已备齐谷米出发了。我们赶上白阜,白阜见了我等,皱眉道:‘你们不去太昊赈济族民,来此何干?’我们说:‘前来催粮!’白阜道:‘催粮有我,何用你们?莫不是小轩反了?’我们见白阜已经识破黄帝之计,便与他打起来,我们人多,白阜人少,他们杀了我们几十余名兵丁,我们人多,最后把白阜杀了!”

黄帝叹气道:“白阜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跟着神农走南闯北,还曾经帮着我父母在有熊兴起了农耕。听说,我们平日所饮的白酒就是白阜发明的,死了真有些可惜了!”说完了闭上眼想了一会儿,又慢慢地道:“好了,宁封子,你及时将谷米运到,便是大功一件。隶首呢?”

宁封子道:“激战之中,白阜的队伍有些运粮兵丁跑了,隶首怕走漏消息,追赶去了。他让我告诉你,他一定会派人将嫘祖、玄嚣带回有熊来的,并等你们打回穷桑时见。”

黄帝表情沉重地道:“由此看来,神农已知我兵变了。”

黄帝便更加加紧训练兵丁,又发出招贤令,延揽和汇聚各地的人才。不久,便得了大鸿、力牧、风后、常先四位散人。大鸿、力牧、常先皆能战,每人均可力敌五十兵。风后有智。如果说起黄帝怎么得到风后和力牧一文一武一智一力两个人才来,还有一些趣事。

原来黄帝知道自己危机四伏,而自己手下又缺少文武奇才,每日郁郁不乐。他想现在自己已经有了八千兵丁,可兵丁易得,好将难求啊!他真是思贤若渴啊!有一天晚上,他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境,忽然之间又被一阵大风所吹醒,他看见尘垢弥天,道路迷茫,再一看,怎么天地之间变得黄茫茫的一点也不清楚。正想之际,忽然平地里刮起了一场大风,将满天尘埃一扫而净,现出一个清亮亮碧澄澄的干净世界来。他往前又走了一程,看到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石蹲,并驱赶着一群白色的羊群,那羊群一望无际,浩浩荡荡。可牧羊者仅这一个人。而且羊群在不断地奔跑之中,扑天盖地地向他奔来,小轩急忙躲避,似是一不小心与那人所牧之羊冲撞在一起……小轩惊叫一声坐了起来,原来是一场大梦。

醒后黄帝找人问梦,容成道:“黄帝两个梦应该应在你白天所思之事上。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不知道黄帝白天想了什么?”

黄帝道:“我们现在虽然有太昊和有熊,可是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我所想的,就是寻找精兵强将啊!”

容成道:“那就对了,黄帝所梦,便是上天赐你二将。梦中有风,便是号令,表示有大治之才啊!我听说天皇伏羲称为风神,对风对气知晓颇深,黄帝梦见了风,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你看,在你的梦中,满天风沙变成了一个清平的世界,是大风吹过后得来的。你要在这世界上找到一个叫风后的人。那个放羊的人,手能擎千钧之石,应是个大力之人,放羊便是放牧之意。黄帝还应找到一个叫力牧的人,这两个人,都是你的佐佑人才啊!”

黄帝听了容成的话,下令在各地寻找叫风后和力牧的人。还真寻找到了,一经相问,风后还真是个有韬略者,而力牧确实是个大力士。黄帝便让风后给他出谋划策,让力牧领兵带将。

风后道:“黄帝新得太昊,太昊大旱,族人得谷米而降,但非心服啊。其心仍在伏羲、神农之处,此为太昊不定安之根本!今太昊时而骚乱,便是其象。黄帝欲定太昊,应先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