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道途(第2/4页)

沿途有众多道士见三位真人飞过,都连忙行礼,但他们偷眼间看到那少年竟然需道德宗三位真人护送,心中都暗暗称奇。

整个太上道德宫辉煌处不输于天上仙城,但惟有这道德殿颇显寒碜,一如普通道观的主殿一般。

此刻道德殿居中坐着一位中年道人,一双丹凤眼,看上去面色莹润,一身青布道袍倒是平平无奇,既无纹饰,也无缀件,甚至腰间连一块玉佩也无。道人两边各自端坐着四位真人,大殿中央则跪着那个少年。

那中年道人张口道:“不要害怕,抬起头来。”

少年听得这声音非常悠扬悦耳,当下心中惶恐尽去,抬起头来,悄悄向四周张望了一眼。除了居中而坐的那中年道士外,左右手八人中有五位男真人,二位俗家装束的男子和一名女道士。这当中,紫阳、玉虚和太微三位真人他都是认得的。说来奇怪,分列左右的八位真人身上都隐隐透出宝华,惟独这居中而坐的道士看上去没有一点灵气。

居中正坐的道士正是道德宗如今的掌教紫微真人,他仔细端详了那少年一会儿,方才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一阵茫然,半晌才答道:“小人自幼没了父母,只知道本来姓纪,一直是没有名字的。后来掌柜的收留了我,也没给我取过名字。”

紫微真人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取一个名字吧。你虽然前身渊深如海,如今毕竟是在尘俗轮回。大道苍茫,众生如尘,就给你取名若尘吧。望你日后得道之时,也不忘今生曾下界轮回。”

说罢紫微真人挥了挥手,一个小道僮就将纪若尘带了下去,领他去订制铭牌,领取日用之物。

纪若尘走后,大殿中一时陷入了沉寂,八脉之长都不发一言,等待着紫微真人示下。殿中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紫微真人抚须道:“紫阳、玉虚和太微三位师兄此次将纪若尘携了回来,立下大功一件。此刻我也不瞒诸位,在闭关时我勘破天机,知有仙人被打落凡尘,就在这一世劫难已满,将重行修回仙界。所以我才劳动三位真人仙驾,不惜开罪道上诸派将这纪若尘抢了回来。不过眼下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纪若尘应归哪一脉的门墙。诸位不必有所顾忌,尽管畅所欲言。”

紫微真人此言一出,诸真人皆有所动容,玉虚真人当即问道:“紫微掌教,您不是要亲自教诲纪若尘吗?”

紫微真人这一脉弟子稀少,修为也不突出,主因就是他从无亲传弟子,而且一闭关就是三十年。本来这一次谪仙降世,顺理成章的该入紫微真人门墙。他这一脉虽然凋零,但前后连出两位飞升真仙,不光将稳压道德宗其余八宗,就是修道各派中也是前所未有之盛事。可是紫微真人居然就这样将这大好机会让了出来,实令在座真人意想不到。

此时座中一位中年文士咳嗽一声,恭声道:“紫微掌教,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适才我看那少年根骨颇佳,也有些聪慧,身上还似有一缕仙气。可是以我道德宗弟子而论,也就是中上之质而已。这和谪仙之实实在有些不符。何况他年纪也不算小,以此等资质若也能得道飞升,我实在是难以相信。”

他此言一出,此前没有见过纪若尘的真人们皆微微点头,显然也有相同疑惑。

紫微真人沉吟一下,道:“景宵师弟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天机难测,我等肉眼凡胎,不识真仙也不奇怪。或许这样,诸位能稍解心中疑惑。”说罢,也不见紫微真人有何动作,殿门开处,两个小道僮就将纪若尘带了进来。

此时纪若尘已然打扮一新,看上去俊俏洒脱,十分讨人欢喜。

紫微真人和颜悦色地道:“若尘,能将你项中青石给我看看吗?”

纪若尘忙摘下青石,奉与紫微真人。紫微真人又问道:“这块青石你是从何得来?”

纪若尘心中微微一凛,道:“我也不知道它的来处,只知道自我懂事时起,就挂着了。”

紫微真人微笑点头,挥了挥手,两个小道僮又将纪若尘带了下去。待得纪若尘出那殿门之后,紫微真人将青石交到坐在右手边的紫阳真人手中,道:“各位真人仔细瞧瞧,看看这块青石可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紫阳、玉虚和太微早已研究过纪若尘所佩之青石,当下只是略略一观即交付身边的真人。其余五位真人都凝神细观,想要一窥青石所蕴之堂奥。按说他们眼光是何等犀利,若这块青石真藏有奥秘,决计难逃他们的法眼。但五位真人看来看去,都觉得这不过是一块随处可拾,再普通不过的石头而已。

此时,青石已传入那女真人手中。她将青石翻来转去,细瞧多时,忽然三指用力一捏,青石竟然纹丝不动。诸真人见了,神情俱是一动。那女真人道号玉玄,功行深厚,她一捏之力,重若千钧,足可断金碎石。受此大力,这青石居然全然无恙,自然非是凡品。

紫微真人微微一笑,示意道:“玉玄,你不妨斩它两剑试试。”

玉玄闻言,伸出右手,虚空一抓,一柄三尺莹色古剑赫然现于指间。她一声清叱,对着青石挥剑斩落。剑身与青石相撞,激起一声金石交击的清音,煞是悦耳动听。但青石依然完好无损,无垢无瑕。诸真人当场齐齐色变,震惊不已。玉玄适才一剑不光用上了真力,那声清喝中也动上了咒法,倍增斩击之威,其力足可斩山断水,可依然奈何不得这枚小小青石!单从这一点来说,这枚青石就不是凡间应有之物。

紫微真人见了,微笑道:“列位真人应该知道,这等仙物皆有灵性,自会认主,所以纪若尘应是谪仙,这点无须置疑。现在该是定他入哪一脉的时候了。”

既然纪若尘已验明了乃是谪仙之身,诸真人都是求道之士,如此一块千古难求的瑰宝,哪里肯轻易放过?况且一旦纪若尘入了哪一脉,那么这一脉就注定要出一位飞升仙人,这又岂是一桩能求来的好事?

然则诸真人俱是有涵养风度之人。虽然极想将纪若尘纳入自家一脉,却又不好若市井小民,自卖自夸,失了身份。是以诸真人皆默不作声,只是你看我,我看你。

大殿气氛日渐凝重。

最后还是玉虚道人最沉不住气,朗声道:“我玉虚一脉功行最深,自当是我来指点纪若尘。”

他话音未落,旁边一位真人立刻道:“玉虚真人道德剑法自然是厉害的,可是金丹大道、三清正法才是飞升之途,这一点上还属我紫云一脉居首。”

本来诸真人都是谦和之人,但此事委实关联太大,这一开了头,诸位真人立刻吵闹起来,连那俗家的张景霄、顾守真也卷入进来,一时间七嘴八舌,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