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何延安也有无奈(第2/2页)

早知道不会是什么好果子等着自己去摘。不料竟然全然腐烂透了。

“何阿姨,除了历史的原因,不存在人为的原因吗?”柳俊很谨慎地问道,望着何延安。

“人为因素是最大的原因。长河区自成立以来,就没有组成过一个有凝聚力的班子,班子成员大都闹不团结,相互掣肘,相互拆台,结果工作怎么也搞不上去。一连换了两任工委书记,两任管委会主任,收效甚微……玉兰市的班子,在长河区问题上,很不得力!”柳俊注意到,何延安谈到玉兰市的班子时,眼里闪过一抹愤怒与无奈。

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一样,玉兰市的班子属于高配。市委书记甚至是由省委副书记丁玉舟兼任。这样一个份量极重的副部级大员,何延安身为省长,也拿他不好办。

“何阿姨,长河区的工委书记,是由玉兰市委常委兼任的吗?”柳俊问道。

何延安瞥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副厅级干部的任免权在省里。如果是普通的副厅级干部,譬如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何延安这个省长自然有很重的发言权,甚至是有决定权。毕竟省政府办公厅主要是为省长们服务的,大管家,省委书记也不好过于干涉这一块的人事安排。不然揽权的名声可就背上了。这个是约定俗成的规则。

普通的高新区工委书记,哪怕一般的是副厅级,因为高新区这一块,主要是归口省政府管理,何延安也有很重的话语权,但是兼任省会城市的市委常委,可就非同一般了。比一般地级市的市委常委份量更重。由此可见,何延安此番调他过来,不但寄予厚望,也下了很大的决心。

“何阿姨,我以前一直是做的地方工作,经济建设方面。也有了一点心得和经验,我想,如何方便的话,我去长河高新区吧。”柳俊也亮出了底牌。

“去长河区,我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摸索一条路子出来,如果行得通,可以作为参考,适用在全省其他的高新区建设上。当然,长河区也有许多国有企业,改制的探索,我也会一并进行!”何延安望着他,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