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新职务(第2/2页)

随后新任市委书记邓仲和与市长刘庆隆相继发表了讲话。

干部大会圆满结束。

用过中餐之后,刘伟鸿与邓仲和在办公室办理交接手续。说是交接,其实就是聊聊天说说话,两人也算是老搭档老朋友了,谈话的气氛十分随意。

“邓书记,请坐请坐!”

刘伟鸿笑着将邓仲和让到待客沙发里,陈凯华紧着给两位领导奉上茶水,眼望刘伟鸿,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凯华,你啊,今后就跟着邓书记好好工作。”

这也是刘伟鸿前两天就和陈凯华谈过的,刘伟鸿调走之后,会推荐陈凯华继续给邓仲和担任秘书。陈凯华人不错,刘伟鸿有意要栽培他。

对刘伟鸿这个托付,邓仲和自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实际上,邓仲和自己都想不到,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的大帽子,会落在自己头上。而这肯定不会是曹振起的意思,只能是刘伟鸿向省委书记林启航要来的“福利”。浩阳市的各项重要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来,此时调离,刘伟鸿确实不是那么放心。刘庆隆固然个人品德不错,奈何思想不是那么解放,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也有所欠缺。想来想去,邓仲和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邓仲和的个人操守和能力,刘伟鸿是不怀疑的。而对刘伟鸿提出来的“条件”,林启航均是尽可能予以满足。

“邓书记,关键是修路、发展民营企业和矿山企业的改造。”等陈凯华退出去之后,刘伟鸿拿起香烟,敬给邓仲和,自己也点上一支,缓缓说道:“我们浩阳不占多少天时地利的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上,得不到国家太多的扶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事实上,这两天刘伟鸿都在与邓仲和探讨有关浩阳市后续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很多的共识。两人都认为,这三样工作,是浩阳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抓住了这三个方面,再紧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浩阳的高速发展,就是可以预期的。

邓仲和频频点头,郑重地说道:“刘书记,放心吧,你给浩阳制定的大蓝图,不会改变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