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百年大计(第2/2页)

“你们看,按照这个网络建设,三年,我看用三年时间,基本就能搞成了。吉昌,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全部建成高等级的公路,那个不现实。修路最花钱了。第一步,就是要把毛路全部修起来。土路路基,加碎石河沙,先搞毛路。夯实了,一样可以通车。这样一来,全区除了仙女寨之外,包括猴子背,都能通车。这就是个了不得的进步。至于打混凝土或者铺柏油,那是下一步的事情。高等级水泥路,先通各个乡政府和周边较大的村庄,然后慢慢向全区发展。这就是公路的网格化。接下来,是水利设施的网格化……这是齐家水库,这是三湾水库……”

刘伟鸿嘴里说着,随手又在地图上标出了七八个较大水库的位置。

“这两年,枢纽水库和大型山塘的整修,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引水渠的修建还没有落实。我们夹山虽然有些雨水,但地势高,地形复杂,不易蓄水。因此,水渠修建就变得很重要,不能在引水过程中造成水源流失和浪费。我们浪费不起……吉昌,贤福,不管到什么时候,农业都是根本,这一点决不能忽视。现在手头有钱,这些事,都要马上着手安排下去。一年时间,就要把这个水利的网格化完成。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刘伟鸿的目光,在三位老部下的脸上扫了过去。

“没问题,请书记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马吉昌一挺胸脯,朗声答道,仿佛又回到了刘伟鸿主政夹山之时。

“好。第三个,是教育网格化。每个三个行政村,建一所小学,偏远地区,一个村一所小学,配齐教师。每个乡镇,建一到两所初中。区里的七中,是全区唯一一所高级中学,要扩大规模,引进雄厚的师资力量。柳齐,你规划一下,在工业区附近,建一所技工学校,专门培养适用的初级技术工人。这个由你们工业区负责完成。”

马吉昌等人又是连连颔首应诺。

这个方案,事实上就是刘伟鸿为浩阳市规划的远景方案,准备逐步落实的。只是浩阳市辖区远比夹山区大,人口更是十倍以上,要落实这个方案,难度也要大得多。

“只要基础打好了,交通便利,人员素质提升上来了,我们的后劲就有了。不管今后怎么发展,怎么变化,我们总是能抢在前面。吉昌,贤福,柳齐,这是百年大计!”

刘伟鸿轻轻放下笔,沉声说道。

马吉昌等人一齐挺直身子,很郑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