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谈话的对象(第2/2页)

如果碰到严厉的领导,说不定还要被训斥一句“狂妄”。

正式奏对,规矩是很严的。

但和蒋雪松闲聊,却是不妨。如果蒋雪松只是蒋书记的公子,本身并未在国—务—院政研室工作,范鸿宇也不会就这个话题深谈。

凡事要看对象。

既然蒋雪松刚才已经明确表示,想和他探讨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话题,范鸿宇便借这个机会多谈几句,借助政研室的渠道,将这个意见反馈给当朝诸公。至于能不能引起重视,那就不好说了。站在范鸿宇的立场,他巴不得能够将二十年的先知先觉俱皆化为此时此刻实实在在的方针政策,那样将少走很多弯路,广大农村和农民朋友,能够早一步富裕起来。然则愿望是美好的,能否变成事实,却不一定。

国家太大,积弊太多,要拨乱反正,绝非朝夕之功。何者当先,何者可缓,庙堂重臣自有考量,却不是他一介偏地小吏所能随便左右的。

蒋雪松顿时也变得神情严肃,沉吟起来。

几名小女生也禁不住停下了筷子,凝神倾听他俩的对话。首都大学学生,毕竟非比寻常。而且首都大学,一贯有关心天下大事的传统。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始,历次学生运动,几乎都有首都大学的学子参与。

沉吟片刻,蒋雪松很认真地说道:“范县长,我基本认同你的意见。但这个话题很大,涉及范围很广。一时半会,讨论不全面。这样吧,如果范县长能在首都多呆几天,我们再找个时间专门探讨一下。范县长觉得怎么样?”

除此之外,眼下似乎也不是谈话的最佳场合。

让小姑娘听这种话题,搞不好就是一种折磨。

由此可见,蒋雪松为人其实十分谨慎,今儿能亲自赶到成平路派出所,完全是看在李春雨的面子上。李二少厉害嘛!

范鸿宇微笑点头。

李春雨哈哈一笑,说道:“这就对了,今儿个咱们不谈这些国家大事,就叙叙旧,聊聊天……来,松哥,范二,几位小姑娘,一起干一杯!”

说着,李二少高高举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