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新式防空导弹的构想(第2/2页)

进入新世纪,为了应对弹道导弹威胁,美国更是利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增程火箭助推器,在标准2的基础上研制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标准3型,并以此为契机,添加动能碰撞战斗部,从而演化为独步全球的标准6型动能拦截弹。

成为美国海上弹道导弹区域防御系统的核心力量,在于“宙斯盾”雷达的配合下,可以轻松对大气层外低轨道运行的卫星实施打击,对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具备极强毁伤能力,可以说美国人已经将“标准”系列导弹做到了极致。

欧洲人也是一样,“紫菀”导弹的研制目标便是高中低空兼具,海陆齐备的发展模式,并且以一种小步快跑的方式,推进该项目的发展,先是从技术相对成熟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入手,这便是名扬世界的紫菀-15;

紧接着便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射程,更换高灵敏度导引头,从而打造出属于欧洲自己的远程防空系统:紫菀-30,以两款导弹为核心,欧洲在陆地上打造出所谓的欧洲先进防空导弹系统,而在海上随着“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制成功,也与陆地一道,建成针对海上的空中导弹拦截网……

正是有美欧的成功经验摆在那儿,所以卢嘉栋才意图将新式防空导弹系统打造成一款极具升级潜力的基础防空体系,使其成为一种类似平台一类的存在,不但可以包罗万,而且还能够兼容并蓄;

虽说以当下的技术水平或许达不到拦截所有航空器的能力,可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关的技术成果可以不断的融入,其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极大提高,而依托成熟的弹体和技术资料,相关的改进工作必然会十分迅速,这可比另起炉灶重新上马新型号要高效和节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