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弹箭共架”发射技术(第2/2页)

普通的身管火炮在发射完毕之后,直接拉开炮栓就可以实现再填装,但火箭炮在发射结束之后,却没有这般简单从容,在火箭炮完成齐射后,最起码要对灼热的定向管冷却,之后要弹药开箱、擦油、结合引信等一系列流程。

然后才能将一枚一枚的火箭弹填装到定向管里,至于连接导线,重新瞄准等等不一而足,整个过程即复杂,又繁琐,对于炮兵的体力消耗十分巨大,至于时间少的要四十多分钟,多的则要超过两个小时,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极容易被地方的反击火力打击。

所以火箭炮在发射时壮观无比,但在高烈度战争当中却和一锤子买卖差不多,打完一次之后,很少再有机会打第二次,霍拉姆沙赫尔战役当中,火力急袭伊拉克BM-21“冰雹”122mm火箭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要知道在场的人可都是军工方面的老鸟,很清楚普通的传统火箭炮在最简单的再填装问题上,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与无奈,要是为了实现共架发射,而进行频繁的定装管的拆卸重组,那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必然会成倍提高,所遭受的攻击的几率也会成倍增加。

甚至有可能这边还没更换完,作战行动便结束了,如此一来,这个看上去华丽无比的“弹箭共架”发射技术其实际效能的确并不是很大,想到这里,会场内的人无比停下笔,疑惑和质疑的目光犹如一道道闪亮的聚光灯,瞬间将讲台中央照得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