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嘱托和寄语(第2/2页)

都让杨立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尤其是卢嘉栋所展示出的军工技术,更是让杨立民学到了之前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军工技术和知识,并且在130mm底排炮弹和高精度狙击枪专用子弹的研制当中。

杨立民将舍弃已久的航空知识再次捡起来,这一切都让杨立民心中有种难以释怀的不舍,所以在言语之间杨立民总会有种有感而发的冲动,可每次都会被卢嘉栋打断并转移话题,其实卢嘉栋和杨立民都清楚对方的想法。

也清楚一旦这种感慨开启,无论两人如何坚强也抵挡不住两年多来朝夕相处共同研制的情感,正因为如此,两人就如同之前研制各型武器装备那样的默契,只要话题一转移,就把注意力移到新话题上,继续展开热烈的谈话,而这次也不例外。

“谭部长傍晚的时候跟我说,咱们的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项目,近段时间就能批复下来!”杨立民一边说着,一边端起身边的茶杯喝一口,润了润喉咙,脸上原本的感慨也被些许的笑容所取代:

“如果这个项目下来,那么咱们厂今年的研制任务就不愁了!”

“是呀!”卢嘉栋点了点头,然后扫了一眼桌面上一排自己准备的有关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的技术资料:

“这款新式大口径火炮咱们一个万山厂根本做不来,需要几个厂配合才能完成,这样一来,随着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的研制,在这个军工寒冬的当口,数家军工厂就有可能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

“嘉栋,咱们国家如果再多几个你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呀!”卢嘉栋没想到杨立民这么快就感慨上了,刚想开口继续转移话题,可这次却被杨立民出手阻止了,然后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叠设计图和演算草稿纸,放到桌面上: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也是我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咱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路还很长,已经不是任重道远所能形容的,不过嘉栋你让我看到了希望!”说着,杨立民的眼眶微微泛起一丝红润:

“我杨弘毅是个搞技术的,不太会讲话,但嘉栋,这两年来我还是谢谢你,任重道远的路上希望我们还能一同前行!”

说完杨立民也不等卢嘉栋回答,便急急起身,带着一丝哽咽推门而去,卢嘉栋望着离去的杨立民眼眶也渐渐湿润起来,而这时杨立民放在桌子上的叠手稿再次映入卢嘉栋的眼帘,于是卢嘉栋伸出手将手稿拿到手里,略略的翻了一下。

这才发现,这份手稿是一整套与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相配套的枣核型榴弹的空气动力、弹型结构设计图稿和理论计算数据,卢嘉栋见此,一行热泪不由得滚滚而下,嘴唇轻轻蠕动两下,轻声而坚定地说道:

“任重道远的路上,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