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秦十二金人(上)(第2/2页)

史料记载秦铸十二金人:“其胸前铭”;“铭其后”。意思就是胸前背后都有铭文,铭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李斯是丞相,蒙恬是大将军。由此可见铭文档次之高。

等刘东小心的把巨大的青铜躯干翻过来后,果然发现在同仁胸前的铠甲上存在着密密麻麻的字迹,通体用小篆书写,其中的内容便是记载着秦国的历史,以及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的功绩和秦朝的主要政治主张!

全文只有899字,但古文向来讲究“微言大义”。就像《论语》全文只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但宋初名相赵普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李斯也是秦代名相,同样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一篇铭文虽然字数不算多,但其中隐藏的信息量足够作一篇上百页的博士论文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文字信息肯定能够填补一些秦代历史空白,甚至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空白,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刘东当然也清楚这些,不过他现在最想做的还是把这件青铜像补充完整!很快,刘东又从旁边的大木箱里找出了这件青铜人像的两条手臂,两条腿,以及最底下的青铜底座!

在地上摆放整齐后,整件青铜人像的形象也完整的出现在刘东面前!

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为铜人是空心的,像钟的样子。将铜人叫“金狄人”,那是因为夷狄人是铜人的原形。翁仲即铜像。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中也记载:“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