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良渚玉琮(第2/2页)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000年。

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

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

虽然到现在考古学家依然无法破解出四千多年前的中华先民是怎么雕刻出如此精美的玉器,但这不妨碍收藏家对良渚玉器的推崇。

不过良渚玉器的材质主要是透闪石,属于材质并不怎么样的青玉,在地下掩埋几千年后早已被各种沁色浸润,而看不出原本的风采。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件在大小上仅次于收藏在浙江考古研究所玉琮之王的玉琮,才会被放在异国他乡古玩店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只是,它到底是怎么飘扬过海来到这里的?”想不清楚的刘东摇了摇头,毕竟近代中国流失出去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

“这可真是国宝啊!”

看着玉琮表面阴刻的头戴高耸宽大的羽冠,脸部方正,重圈眼,宽鼻,阔嘴,露齿;耸肩,双手伸向腰部,下肢作蹲踞状,鸟形足,全身以兽面纹装饰的神人,以及转角布列四节八组简化神徽纹,刘东心中不住的赞叹。

他也很难想象,四千年前的良渚人到底是怎么雕刻书如此精美的玉器,要知道这神像有的极小,需借助放大镜方能观察,但刻纹线条流畅,细如毫发,这种明显微雕的手段,就算换到现代也必须有十几年以上的微雕基础,并借助坚硬的金刚石雕刀才有可能办到。

但不管如何,这件良渚玉琮终究还是被他寻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