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第2/2页)

能有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他多年勤练不缀的结果了。而且,他的书法在整个松滋县也是相当有名的。

“小东,来!也让我看看你现在的水平如何!”

听着刘伟军言语中的考校之意,刘东也没有拒绝。

然后跟着刘伟军来到了他书房中靠窗户的位置,这里放置一张宽大的长桌,以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笔架、笔洗之类的书房常用之物。

“刘叔叔,你这里可都是好东西啊!”喜欢收藏的刘东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此刻摆放在桌案上边的笔墨纸砚,特别是那块砚台,正是老坑的歙砚,也叫龙尾砚,与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随着常年开采,现在真正上品的歙砚已经很难见到,而且刘伟军这块还是上品的金星龙尾砚。

根据《新安志》记载:“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从此,歙石的采掘由民间转变为官方有组织的开采。在朝廷的督办下,一些歙石名品逐渐问世,且作为贡品进奉给皇帝。

其中歙石名品分为:五品二十五种。“品”就是歙石的大类,这五大类分别为:外山罗纹、里山罗纹、眉子纹、金星及驴坑。这五大类又细分为:刷丝石、金银间、指甲痕、卧蚕眉、金星、银星……等二十五种。

这些品种各有千秋,但以卵石上布满河汉群星般的“金星”石最为名贵。

由于歙石禁绝了私人开采,所以石中名品便更显得珍贵与神秘,到后来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时,上品龙尾砚已成为国之重宝。

宋代人唐询在他的《砚录》中称:李煜“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砚石,三者为天下冠。”据说,歙砚以卵石为贵,大者极其难得,最大者也不过四五寸许,古人多就其坯作目砚(一种牛眼般大小的歙砚),由于歙溪范围甚小,而且宋代以前,歙砚之乡以此为中心,多数名石皆出于此。